【公告】呈贡区“法治同行·青春有约”大学生普法短视频大赛活动公告
发布日期:2024-11-15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普法效能,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呈贡区司法局联合云南民族大学、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法学会、吴家营街道办事处开展“法治同行·青春有约”大学生普法短视频大赛活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着力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大众化传播,为建设法治呈贡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活动时间:2024年11月中旬—2025年3月下旬1.以赛促教, 通过组织云南省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创作和宣传推广普法短视频,促进广大青年深入了解我国法律知识,提升法律素养,用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全面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2.以赛促学,弘扬法治精神,借助活动开展形成的社会效应及影响力,提高群众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提升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热情,促进自觉内化于行动,推动法治社会建设。3.以赛促宣,搭建数字法务云平台,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数字普法形式,探索短视频普法新模式,运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普法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一)主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呈贡区委宣传部、呈贡区委统战部、呈贡区司法局、呈贡区法学会、吴家营街道办事处。(二)承办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云南律正数字法务有限公司、云南云数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聚焦《民法典》普法宣传。围绕《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结合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通过讲述法律故事、典型案例、法条解读等形式,加深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共同构建法治社会。
(二)聚焦爱国主义普法宣传。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法律法规开展宣传,进一步引导群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三)聚焦重点群体权益保护普法宣传。围绕退役军人优待、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方面,以心理健康、用工普法、务工权益保护、敬老爱老、预防校园欺凌与暴力、家庭教育等为主题,广泛宣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提倡加强重点群体权益保障,引导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四)聚焦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以“校园安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婚恋家庭、邻里关系矛盾纠纷化解”等社会关注的热点法律问题为主题开展宣传,引导群众增强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减少违法犯罪,构建良好的社会风尚。
1.参赛作品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作品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确保合规合法。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参赛作品片头文字标明“本作品为原创”;片头字幕注明参赛作品名称,片尾字幕注明作者、团队分工。参赛作品引用内容无版权风险,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不承担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责任,一律取消参评、展播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承担。组委会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3.内容生动详实:坚持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效能,适应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制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作品。
4.适应普法需要:适应短视频的形式特点和受众特征,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普法为宜,不宜过于深奥、复杂。
1.作品形式:微电影、微动漫、公益广告、情景短剧、快闪、讲述、工作展示等形式均可。
2.视频格式采用MP4格式,支持横屏竖屏多种形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视频大小不超过2GB,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拍摄器材不限。
3.参赛作品不得包含商业宣传内容,不得出现推荐单位、以及参赛个人(团队)等水印标识。
4.使用AI技术进行创作的作品必须标明系AI技术生成,并提交创作说明文档(PDF格式,大小不超过30MB),内容包括作品名称、作品说明、AI模型等,并附3张AI主要创作过程截图。
(1)征集时间:2024年11月15日——2024年12月15日
各参赛者按照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在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填写大赛报名表(附件1),并签署作品征集承诺书(附件2),于征集时间截止日2024年12月15日24:00前将报名表及作品视频文件上传至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
(2)初筛时间:2024年12月16日——2024年12月26日
由组委会对参赛作品进行初筛,初筛结果由组委会统一通知参赛者。参赛作品须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一经发现立即退稿,取消参赛资格。初筛通过的作品才能进入比赛后续环节,将在律正数字法务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展示并接受网络投票。
(3)要求:所有收到的参赛作品一概不予退还,参赛者应自留底稿。参赛者自作品提交之日起,均视为接受上述各项条款,视为许可主办方对参赛作品无偿用于非商业用途宣传,具有推荐、放映、展览、发布、出版等使用权利。组委会保留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1.时间:2024年12月26日——2025年1月16日
2.通过初筛的作品由组委会统一上传至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进行作品展示并发起线上网络投票。
3.依据参赛作品在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的网络投票数,从高到低按比例确定入围决赛作品。
4.在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公布入围决赛作品名单。
1.时间:2025年1月17日——2025年2月17日
2.组织入围决赛作品在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进行展示和投票。决赛采取线上网络投票及评审团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计各参赛作品在律正数字法务云平台公众号活动专题页面上网络投票总票数(初赛及决赛累计票数),进行分数转化,并组织评审团根据《决赛作品评分表》进行打分,综合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普法奖、最佳拍摄奖、最佳文案奖、优秀奖获奖作品。
(2)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紧扣普法主题,健康积极、富有感染力和传播力,具备驱动点赞、评论、转发等新媒体传播特性。
(3)立意鲜明,形式创新,剧本、摄像、编辑制作等方面具有新颖的角度和手法。
(4)画面清晰、表现流畅,镜头稳定,无过亮过暗镜头。
(5)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视频作品应附带字幕。
2.依据评审最终结果,将决赛获奖作品名单在相关媒体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2.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作品进行表彰,并颁发证书、奖金等奖励。 在相关合作媒体平台,对获奖短视频作品或其他优秀短视频作品进行展播,并收录呈贡区普法产品资源库,供下载使用。优秀奖:若干名,不超过10个,奖金总额不超过5000元(名额视参赛情况而定)
2.如1个获奖作品的参赛者人数超过1人,只按对应的获奖作品奖项兑付奖金,由参赛者自行分配奖金;
3.若参赛作品的总数量及质量达不到要求,以上奖项可视具体情况相应减少名额。组委会保留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一)参赛作品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符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不得植入商业广告,不得含有任何涉嫌民族歧视、宗教歧视以及其他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二)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受法律保护。报名本次大赛短视频作品的一切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及对作品的一切纸质、广播电视或电子载体的全部权利)归作者所有,主办方、承办方拥有使用权。
(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性作品,参赛者须保证其作品完全为本人创作或合作团队共同创作,并且无抄袭、仿冒或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过,也未以任何方式为公众所知(注:曾经参加过其他比赛或已在为第三方服务的作品不得参赛)。一经发现抄袭等行为,一律取消比赛资格。
(四)参赛者在比赛期间不得将参赛作品转让给第三方,或许可第三方使用。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取得作者和主办方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将本次大赛作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五)参赛队伍需确保参赛作品不存在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和侵犯第三方权利的情形。参赛作品被第三方投诉或起诉知识产权侵权时,由该参赛队伍中的所有成员承担所有的赔偿责任或其他责任,同时应承担主办单位因此承受的全部损失。
(六)本次大赛活动不收取任何报名费,任何与本次征集活动有关的未尽事宜,均由主办方进一步制定相应规定或进行解释。组委会对包括本公告在内的本次活动的所有文件保留最终解释权。组委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871-67484019。附件:1.呈贡区“法治同行·青春有约”大学生普法短视频大赛作品征集活动报名表附件1-报名表.docx2. 呈贡区“法治同行·青春有约”大学生普法短视频大赛作品征集承诺书附件2-承诺书.docx3. 呈贡区“法治同行·青春有约”大学生普法短视频大赛活动征集评分标准附件3-评分标准.docx
文图来源于:昆明市呈贡区司法局
编辑: 刘易
初审(校):司润荣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