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法治讲坛(第四十六期)丨刘红春:宪法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分析论证与建议提出
发布日期:2024-11-14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论文写作能力,11月12日,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在博雅院C区307教室开展博文法治讲坛(第四十六期),讲座主题为《宪法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分析论证与建议提出》。本次讲座邀请云南大学法学院刘红春副教授主讲,我院纳瑛副教授主持,部分研究生参加。
首先,刘红春老师以案例形式,从宪法学论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出发,就如何进行法学论文的分析论证提出对策。通过分析相关法条,带领学生提高法感和普法能力,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其次,刘红春老师向同学们教授了论文写作七步法和宪法论文写作方法。第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社会中的问题、现象,锻炼自己的“法眼”。第二步,法学专业转换。拥有法条意识、案例意识,学会教材知识,更要拥有专业法律人的视角和思维。第三步,分析问题。对法律行为进行定性分类,对事件、问题的真假、主次、新旧、大小要进行分析。第四步,界定解释问题。对三大类公法、私法、社会法和七个部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守法、理念和意识进行界定。第五步,解答、解决问题。对于观念、机构、经费、人员等多个问题进行决策和解决。第六步,学术理论分析转化,写好文献综述。第七步,注重论文报告、法学实务写作的结构。他强调,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和学生共同成长,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并且鼓励同学们勇于动手尝试,敢于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

讲座最后,刘红春老师给同学们预留了答疑时间,在讲座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讲座过程中引发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同学提出的问题,刘红春老师耐心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不仅对论文的写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为大家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遇到的共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学术成长是非常艰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探索,不断坚持。
文图:李瑶、管迎祝、徐文倩
编辑:黄朝苏、张晓媛、罗玉
初审(校):司润荣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