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博文法治讲坛(第五十三期)丨刘俊杰:违纪、违法与职务犯罪的界限与认定

发布日期:2025-05-07 作者: 来源: 点击:

5月6日下午3点,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刘俊杰做客我院“博文法治讲坛(第五十三期)”,主讲题为《违纪、违法与职务犯罪的界限与认定》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光明主持,校纪委相关人员,学院领导、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讲座伊始,学院党委书记杨光明对刘俊杰副教授的学术经历进行了介绍,与会师生对刘俊杰副教授的到来表达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刘俊杰副教授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当代政党研究平台(CPPS)研究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党内法规、党的建设、纪检监察、刑法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在党的纪律学研究方面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现代法学》等核心报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多篇内参报告获得副国级、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具有丰富的学术经历。

刘俊杰副教授以近年来社会关注的典型违纪、违法、职务犯罪案例为引入点,从概念辨析、认定机关、证明要求等多个维度切入,系统梳理了党内法规的历史沿革,阐释了纪法分开的深层逻辑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适用情形和处理方式,并以“以案释纪明法”的形式探讨了实践“四种形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纪、法、罪”三类案件的不同证据要求,最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法贯通的重要论述为背景,提出纪法贯通实现路径。此外,讲座过程中,参会的老师、同学深度参与探讨,刘俊杰副教授均给予了回应。

讲座结尾,侯东亮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点评,强调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多关注纪检监察的前沿话题,并将其与现阶段的学习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本次学术讲座,使得参会师生对“纪、法、罪”的界限与认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为破解“纪法贯通”难题提供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新路径。

编辑:杨思思、赵钿、吴昊

                    初审(校):司润荣

                    复审(校):滕文标

                    终审(校):婻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