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团学工

“边疆共育石榴红,血脉相连绘新篇”—教育学院“情系红土地·雁归彩云南”专项社会实践团深入红河州金平县、绿春县调研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

2025年7月20日至21日,由云南省驻京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牵头开展的“情系红土地·雁归彩云南”国情教育专项实践团赴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绿春县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度调研,将“小课堂”迁移到“大社会”,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实践团深入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金平一中、金水河国门小学、丫口水塘中越边民贸易互市点、“边境第一村”—梅尼新寨、“五维互嵌”的和美家园—牛洪社区等地,探寻民族团结文化,领会“五个共同”的深厚意蕴。

图片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师生走进金平县中国—赤道几内亚友谊小学。实践团师生在小金蝶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红”“和”“蝶”“韵”四个特色主题展室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室,了解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及国防教育开展情况。在校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室内有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展墙、金平的革命历史展墙以及学校的建校历史展墙。在这里,学生们通过日常在展室中开展的各类活动学习国防知识,并不断深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实践团师生也在参观中深深感悟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深层含义。

随后,实践团前往金平一中寻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哈尼族辅警朱国庆,并与朱国庆警官进行了深切的交谈。朱国庆出生在金平县者米拉祜族乡河边寨村,从小生活在哈尼、苗、瑶、拉祜等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加入辅警队伍后,他便一心想着为群众做好服务。“有国旗的地方就是国家”在爷爷的教诲下,朱国庆警官坚守守边固边的使命,在驻守瑶家新寨期间,朱国庆警官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村民解决各类大小事务并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工作之外,朱国庆警官也拍摄了各类普法视频,真正做到“守好瑶家新寨的每一条小路,守好我们的家。”朱国庆警官用青春和热血将民族团结的华章镌刻在了边境热土上,用真实的行动续写新时代民族团结壮丽诗篇。

图片

7月20日下午,实践团师生前往金水河国门小学进行调研。金水河国门小学位于金水河真伉缅小镇旁,靠近中越金水河口岸,学校利用独特的位置条件,将县域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串联成红色思政路线,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题教育。校长向师生团师生重点介绍了学校建设的“五个一”校本课程:跳好一套操、画好一幅画、唱好一首歌、走好一条路、讲好一个故事,通过这一系列课程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国防意识。在校长的讲解下,实践团师生也深刻体会到“国门”的意义,也深深感动于各民族学生对于伟大祖国的热爱以及守边戍边的高尚情怀。

7月21日上午,实践团师生们走进了位于绿春县平河镇的丫口水塘边民互市点,跟随金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平河通道的驻站民警了解边境互市点的贸易情况以及驻站民警们日常巡边守边的工作。平河镇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莱州省孟谍县接壤,是中越两国边境的重要节点,而位于平河镇的丫口水塘边贸互市点,则是中越双方边民进行贸易往来的交流平台。在边民互市点,中越两国民众在属相日的时候于此进行农产品、日用品的交易,形成了一幅两国民众身穿鲜艳民族服饰,头戴“包头”,脚步匆匆的特色景象。驻站民警们向实践团师生们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在这里民警们不但承担了日常出入境的管理还需要进行核验物资,开展普法等工作,工作量很大,但民警们坚守“南疆国门”,以“驻边境、爱边疆、创和谐、保平安”为己任,为祖国做好守边戍边工作。在跟随驻站民警走过湿滑的小径后,师生们也看到了我国修建的29号界碑,并了解了有关界碑的知识,深深体悟到祖国的强大。于丫口水塘的实地参观使师生们了解到了守边戍边警察的不易,同时也深化了师生们的爱国之情。

图片

结束了丫口水塘的参观,实践团师生又走进了“边境第一村”—梅尼新寨。梅尼新寨是一个以瑶族为主,各民族聚居的村落,是我国通往越南的重要关隘卡口。梅尼村寨依托新寨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大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颇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典范。梅尼新寨通过瞭望塔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国防知识教育等活动打造了特色的“红色边关”,进一步增强了边境各民族群众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荣誉感和国防责任感。在梅尼新寨所看到的瞭望塔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村民小组长所讲述的守边故事都为实践团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思政课,让实践团成员在实地调研中汲取力量,牢固树立爱国意识。

7月21日下午,实践团师生一行来到了民族团结示范社区—牛洪社区。牛洪社区位于绿春县大兴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互嵌式社区,汉、哈尼、彝、瑶、傣等11个民族的8000余名居民在此和谐共居,共同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和谐乐章。近年来,牛洪社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区作为民族团结的着力点,深化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互嵌,绘制民族团结新画卷,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它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成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写照。牛洪社区的民族团结画卷向实践团师生们展现了各民族互相交流交往交融,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实践成果。

此次实践活动让实践团师生收获满满,这堂“行走的思政课”,将书本的“共同体”概念化作可感知的实际体验,让师生真正体悟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我们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内涵。金平、绿春一行不仅让师生们理解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义,更深化了师生们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接下来,实践团将认真总结经验,把实践中的感悟转化为为国奉献的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