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招)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招收通晓彝、哈尼、白、傣、壮、苗、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藏语中的一种(不限民族),参加“云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且测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人才定位:专业为民族边疆地区培养具备扎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功底,兼通汉语言文学,有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具备初步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和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保护能力,胜任民族地区党政机关、民族事务部门、教育文化机构、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企业从事文案写作、民汉翻译、双语教学、文学创作、文献搜集整理、科学研究及日常秘书事务、行政管理等相关工作岗位的民汉兼通高层次语言文学人才。
(三)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古籍、民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以上三门分语种授课);少数民族文学、语言调查、汉语写作、语言学概论、民族学、古典文献学、云南民族简史、秘书务实、行政管理概论、英语(或泰、缅、越等非通用语)、计算机基础及多媒体技术等。(四)就业前景及学生素质: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8%以上。学生屡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如景颇语班金先宽在国家民委举办的“爱我祖国、兴我中华”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获优秀奖;藏语班拉茸迪机在五省区汉藏“双语之星”总决赛中荣获优秀奖。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文理兼招)
(一)历史积淀:专业开设于2004年,具有16年的办学历史,2019年获批成立“出版”专业硕士点,招收“出版理论与实践”“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国际出版”三个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人才定位:培养具有国际新闻出版视野,适应当代信息科技和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具备新闻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实践业务能力,同时具备扎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民族历史文化素养,了解国家相关民族理论政策和新闻出版法规,能够在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等新闻出版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宣传部门、文化传媒企业等以民汉两种语言文字,进行少数民族题材的策划采编、双语翻译、出版发行、文化创意等工作的“编辑出版+民族语文”复合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出版物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视觉传播、平面媒体编辑、新媒体编辑、非线性编辑、网络与新媒体出版、出版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语言、民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少数民族古籍(以上三门分语种授课)、民汉双语出版物策划与制作、民汉双语配音及视频剪辑、现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写作、英语(或泰、缅、越非通用语)。
(四)就业前景及学生素质:近三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6%以上。

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习作
招生计划
序号 | 专业名称 | 层次 | 计划数 | 备 注 |
1 | 编辑出版学(民汉双语) | 本科 | 40 | 文理兼招 |
2 | 中国少数民族(藏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0 | 文理兼招 |
3 | 中国少数民族(德宏傣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30 | 文理兼招 |
4 | 中国少数民族(景颇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文理兼招 |
5 | 中国少数民族(拉祜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文理兼招 |
6 | 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1 | 文理兼招 |
7 | 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文理兼招 |
8 | 中国少数民族(佤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16 | 文理兼招 |
9 | 中国少数民族(西双版纳傣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0 | 文理兼招 |
10 | 中国少数民族(彝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40 | 文理兼招 |
11 | 中国少数民族(哈尼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5 | 文理兼招 |
12 | 中国少数民族(苗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0 | 文理兼招 |
13 | 中国少数民族(壮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0 | 文理兼招 |
14 | 中国少数民族(白族)语言文学 | 本科 | 20 | 文理兼招 |
注:招生人数为2021年人数,实际招生计划以云南省招生管理部门公布的为准。
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考生必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考试,取得相应成绩。
3.参加“云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且测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2022年测试语种有11个,分别为傣语、彝语、傈僳语、景颇语、拉祜语、佤语、纳西语、苗语、壮语、哈尼语、白语。藏语文方向以“藏文五省联考”成绩为依据,不参加口语测试。测试时间、地点、测试方式以云南省教育厅通知为准。
联系方式
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871-6513 7809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咨询电话:0871-6591 3067

考生问答
1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是什么样的专业?
答: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属于 “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050104。我院专业为二本层次。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B类(国内一流专业),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问:编辑出版学专业是什么样的专业?
答:“编辑出版学专业”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专业代码:050305。我院专业为二本层次。
3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
答:录取分数各民族语种有差异,一般在当年二本线以上。
4问:编辑出版学专业录取分数是多少?
答:编辑出版专业是国家二本专业,录取分数在二本线以上。
5问:汉族考生可以报考上述两个专业吗?
答:可以,专业报考不限民族,只要会说学院11个语种方向中的一种即可报名参加“2022年云南省民语口语考试”。如:你是普米族,但你能熟练运用傈僳语或者白语,里可以选择报考“傈僳族语言文学方向”或者“白族语言文学方向”。
6问: 理科生可以报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吗?
答:可以,本专业文理兼招。
7问:什么是“民语口语测试”?
答:“民语口语测试”的全称是“云南省世居少数民族语言口语测试”,是云南省教育厅授权,由云南民族大学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级考试,成绩作为当年高考录取的依据之一。
8问:与往年相比“民语口语测试”有哪些变化?
答:不变的有两个方面
(1)考试地点不变,在云南省各地州县进行(具体地点以教育厅通知为准);(2)考生题型、分值、考试难度、评分标准不变。
改变的有四个方面:
(1)考试时间改变。2020年起调整到高考志愿填报后、录取前(2022年计划为7月初进行,具体时间以教育厅通知为准)。
(2)考试方式改变。过去为现场考试,2022年起改为“远程视频”测试,考官考场设置在昆明市呈贡区云南民族大学校园内。考生考场设置在各市、地州(具体地点以教育厅通知为准)。
(3)报名资格改变。往年特定民族考生只能报考相应的专业或语种方向,2022年起面向全省测试,不限区域、民族。如:往年怒江州只有傈僳族考生可以报考“傈僳族语言文学方向”,2020年起全省的傈僳族同学都可以报考。
(4)考生范围划定改变。往年按照自愿原则所有报名考生均可以参加“民语口语测试”,2020年起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基础上,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1:4的比例通知是否参加“民语口语测试”。如:我院彝语文方向2022年招生计划40人,你填报该志愿,且高考成绩排名在160人之内,教育厅通知你参加“民语口语测试”,测试合格,择优录取。
9问:不参加“民语口语测试”能就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吗?
答:不能。“民语口语测试”合格是录取的前提条件。
10问:每年的学费是多少?生活费高吗?
答:两个专业收费都是:3400元/学年。住宿费:600-1200元/学年;伙食费:1000-1500元/月。
11问:学校有哪些奖学金和助学金?
答:学校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提供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学金,学校还为少数民族学生、特别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和其他必要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