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0日至21日,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组织23名师生代表赴宁洱县开展“赓续红色血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走思政课。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熊勇带队,通过实地探访红色遗址、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与乡村振兴示范村,推动思政教育从课堂走向实践,实现思想引领与实景体验深度融合。

民族团结誓词碑:感悟同心力量
在普洱民族团结园,师生驻足于1951年立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前,聆听讲解员讲述26个民族代表剽牛盟誓、坚定跟党走的历史故事。“一根柴火烧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朴素道理深深触动在场师生,让大家对“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时代内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革命纪念地:传承红色星火
在曾庆铨、蒋仲明烈士纪念园,师生肃立缅怀,重温两位革命先烈在思普地区开展地下斗争、英勇牺牲的事迹。随后走进思普革命纪念馆,通过“滇西南革命火种”“武装斗争烽火”等主题展区,结合历史文物与多媒体展陈,系统学习思普地区从革命斗争到建设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对民族团结与地区发展的根本意义。



杨丽坤故居:浸润文化认同
师生走进著名表演艺术家杨丽坤的故居,通过其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感受民族文化艺术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独特价值。从《五朵金花》到民族文化交流,大家进一步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那柯里村:见证振兴新貌
作为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那柯里村展现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师生走访特色民宿、非遗工坊,与当地居民交流,直观感受民族团结在促进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基础作用,深刻体会“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实践内涵。
本次行走的思政课是民族医药学院深化“党建带群团”建设、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未来,学院将继续拓展校地合作路径,打造具有民族特色、贴近时代需求的思政教育品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坚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