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F/6D/83/EFFAAFCA92BC4CB3DC4138B0920_6895812A_380E7.jpg?e=.jpg)
日前,我院汪伟光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首次阐明了真菌来源药物分子-聚酮化合物gregatin A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并以全文形式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
汪伟光博士于2017年11月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我院(重点实验室)工作。来校工作以来,主要围绕云南特有民族药用植物共生菌综合利用开展相关研究,已主持获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Nos. 31760096和31960095)、省级及企业横向课题等4项;已在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等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9年破格晋升研究员。
聚酮化合物Gregatin A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植物病毒等药理活性,其存在于药用植物的内生真菌,汪伟光团队的研究工作为聚酮类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我省民族药用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JACS全名《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系药学、化学、化学生物等领域国际著名综合期刊(影响因子14.7)。这次我校以第一单位在该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标志着我校在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了上了一个新台阶,该论文将对我校药学学科建设、化学博士点的申报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本论文得到了合作单位日本北海道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湖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的大力支持,其中Yudai Mastuda博士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我校硕士研究生杜莲琼(本科也就读于我校)和李敏为主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