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080901
一、专业发展定位
□基础型(含研究型) □教学研究型 █应用型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信息学科和计算机学科的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从事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毕业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信息系统应用开发领域发挥专业特长,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人力资源,并具有在该领域进一步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潜能。信息系统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是能将不同的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和运维管理工作中。毕业要求分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具体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1)通识知识:具有人文社科、信息交流、法律与环境、社会与公共安全等知识,其中人文社科包括文学、外语、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常识或基本知识。
(2)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从事专业相关的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
(3)学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专业知识:具有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实现和运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工程与管理知识:具有基本的信息系统工程实施与管理知识;了解信息系统领域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6)工具性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能力要求
(1)学习能力: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技术发展的能力;具备专业文献检索和资源获取的基本技能,能获取开放资源和最新科技信息。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为各类组织分析、设计、实现满足其信息管理需求的复杂信息系统的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创造性地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运用到信息系统构建工作中。
(4)工程管理能力:了解信息系统构建和运维相关的技术标准,具有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5)合作与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跨文化跨组织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具有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2)文化素质: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与情怀。
(3)专业素质:具有追求真理、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全球视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4)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学制、学分与学位
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生完成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考核合格,修读完最低毕业175学分准予毕业。修读要求包括公共教育课38学分,素养教育课14学分,学科平台课14学分,专业教育课90学分,综合实践19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标准的学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