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什图语专业及教师简介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普什图语专业简介

普什图语专业始建于2017年,本科阶段学制四年,实行隔年招生,每届招生规模为8至16人。经过八年发展,专业已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并在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逐步积累优势。专业坚持“语言+区域研究”双轮驱动,融入区域过别学等跨学科课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战略视野的复合型语言人才。依托与喀布尔大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等国外高校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师生交流与联合研究。在人才培养实践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南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实践活动,毕业生就业率高,主要就职于各地方厅级安全部门。

培养目标:普什图语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对南亚开放需求,培养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普什图语语言基础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南亚地区国情,具有较强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能够在外交、经贸、教育等领域从事语言服务与涉外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普什图语、普什图语口语、普什图语听说、高级普什图语、普汉互译等。

专业方向课程:语言学概论、南亚概况、区域国别学概论、阿富汗文化、阿富汗历史、阿富汗概况、普什图语文学选读、印度历史等。

杨朝晖,男,汉族,讲师,硕士,普什图语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阿富汗历史与文化。主持厅级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十余项,涵盖区域国别研究、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传播等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3篇,出版教材《高级普什图语》1部。在翻译实务方面,曾为外交、司法等多个政府部门提供普什图语口译服务十余场。教学中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擅长普什图语翻译与阿富汗概况课程的思政融合教学。

巴西尔·艾哈迈德·哈姆达德(Basir Ahmad Hamdard),男,阿富汗籍普什图族,硕士,现任普什图语专业外籍教师。本科毕业于阿富汗喀布尔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在科研方面,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中东古地图中的中国与中国南海研究》。在翻译实践方面,具备丰富经验,曾为国际组织及中资企业提供普什图语与汉语的双语翻译服务,具有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