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罗语专业及教师简介

发布日期:2025-04-08    浏览次数:

僧伽罗语专业介绍

云南民族大学僧伽罗语专业创办于2017年,现为全国四所开设僧伽罗语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本专业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专业教师国际视野广,多次参与外事翻译工作,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专业已形成“本土骨干+海外专家”的复合型师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2名,教师均有海外留学背景。2021年起引进僧伽罗语学科带头人郝唯民博士组建核心教学团队,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每年聘请凯拉尼亚大学资深教授来校执教,确保教学体系与国际前沿接轨。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迄今已培养两届毕业生共20人,现有2021级、2023级在校生23人。毕业生专业素养广受认可,部分优秀人才已成长为专业师资力量。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实践能力锻造,2021级6名学生在斯里兰卡留学期间均进入知名企业实习。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2019年与斯里兰卡顶尖学府凯拉尼亚大学签订校际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构建起“学生交换-师资互聘-学术共建”的全方位合作体系。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与斯里兰卡旅游企业、宝石公司及文化机构共建3个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将持续发挥地缘优势与学科特色,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培养复合型非通用语人才。

郝唯民博士简介

郝唯民,男,博士,从事僧伽罗语教学工作40余年,为中斯两国培养了大批僧伽罗语语言人才。郝唯民博士197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后留校任教。1991年前往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在斯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应聘于斯里兰卡数所高等院校,陆续将《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孝经》等中国经典名著译成僧伽罗语,为斯高校设置汉学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奠定了基础。郝唯民博士多次担任中斯官方高访翻译,在斯里兰卡政界、教育界、文化界和佛教界有广泛的交往和一定的影响力。

刘江蜀教师简介

刘江蜀,女,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文学斯里兰卡社会文化方向硕士,在本硕就读期间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前往斯里兰卡知名高校交流学习。参与编著《僧伽罗语讲中国文化》并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7ZDA280)成果之一的《新世纪南亚文学年谱(诸国卷: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卷的撰写工作,参与2020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一项,参与编著教材《基础僧伽罗语1》。

罗瑶教师简介

罗瑶,女,助教。北京外国语大学僧伽罗语专业本科,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僧伽罗语专业硕士,本硕期间均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主要研究方向:斯里兰卡文化、民间文学等。参与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7ZDA280)成果之一《新世纪南亚文学年谱(诸国卷: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卷的撰写工作。2020年参与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一项,2023年在《东南亚南亚语本科教学研究论集》中发表论文一篇,2025年参与编著教材《基础僧伽罗语1》。

比黑石教师简介

比黑石,男,外籍教师,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教授,斯里兰卡国家文学奖项评委会成员,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和多篇学术论文。对古典僧伽罗语文学、僧伽罗语语法、僧伽罗语歌曲、僧伽罗语戏剧、僧伽罗语韵律和修辞、僧伽罗语第二语言教学、实用和创意写作、东方文学批评等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