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及导师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亚非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0502)下属的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该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3年获批建设,并于2004年开始招生,是全国较早开办并招生的本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
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以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为己任,研究领域涉及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和东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本学位授权点在跨境傣泰语言比较、傣泰语言语音、泰国民间文学、缅甸历史与文化、越南国别文学、老挝国别文学、东南亚南传佛教和东南亚地区文化研究等方向上具有学科优势,取得了国内同领域领先成果。
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依托8个东南亚语种专业,教师学术团队的年龄、职称和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现有硕士生导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1人。近年来,本学位授权点教师团队成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云南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共有21项(含1项重大课题)立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具备较高的学术业务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本学位授权点具有丰富的东南亚语种图书文献和音视频资料,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设备齐全,不仅拥有泰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作为专业支撑,拥有国家民委“云南民族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作为科研平台支撑,还与国内外共计40余所高校之间保持长期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从设立至今,为国内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地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本学位授权点建设将继续夯实基础,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开拓创新,为满足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求,为云南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服务。
亚非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导师简介:
杨丽周,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育人才。现任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与南亚东南亚学院党委书记,兼任云南省高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云南省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文局CATTI中泰翻译考试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是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清迈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非通用语教育教学、泰国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中国与东南亚文明交流互鉴等。担任泰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云南省泰语A类专业负责人、地方101计划泰语专业负责人、《泰汉笔译1》《泰汉笔译2》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傣泰民族谚语的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民间故事伦理叙事研究“,主持结项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6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著作和教材 10 部、公开发表论文 30 余篇。荣获云南省师德标兵、云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省优秀教材等省部级荣誉 10余项。

邹怀强,男,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与南亚东南亚学院缅甸语专职教师。
长期从事缅甸历史文化、国别和区域相关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科研项目2项,主持省级校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完成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项,参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出版著作和教材6部,发表论文12篇,撰写多篇咨询报告。
曾公派赴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留学、获欧盟“伊拉莫斯奖学金”项目至比利时根特大学访学、参加教育部“教育对外开放——‘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团’”项目赴美国培训。

刀承华,二级教授,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导师。曾到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作访问学者,到玛希隆大学作访问教授,曾任泰国清迈皇家大学博士生副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东南亚文学文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项“泰国民间文学及其理论研究”和“德宏傣族人生礼仪念词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傣族《海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傣、佤、景颇等云南跨境民族文学资源数计建设与研究.”子课题“傣、佤、景颇文学研究与比较”,完成泰国高校教育委员会科研项目“周边国家民族研究”、朱拉隆功大学科研项目“傣族民间故事中的思想观念”“德宏傣语词汇研究”,主持完成省级项目数项。出版专著、合著共17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一些论文被我国香港、德国、泰国、老挝的书刊刊载。获云南省教育委员会优秀科研成果,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云南省优秀科研成果,中国教育工会云南省委员会先进女职工,云南民族大学伍达观优秀教师、杰出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班主等奖项,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

易嘉,男,汉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缅甸语言文学、东南亚文化。曾任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2007-2016)、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文化处一等秘书(2017-2019),现任缅甸语专业负责人,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研究分会第一届理事,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省级教学项目3项,主持在建国家级教学项目1项、省级教学项目1项,出版译著《缅甸古代简史》,发表译注、学术论文共10余篇。

饶睿颖,女,1980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东南亚宗教、历史。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省社科三等奖,省参政议政二等奖。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专著一本,教材一本。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项良好结项、省部级项目三项。在研省部级一项,省级政策咨询报告五份,国家级政策咨询报告一份。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核心期刊七篇。

杨丽洲,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与南亚东南亚学院泰语专业教师。全国汉泰翻译能力认证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泰翻译、泰国语言文化、泰语教学等。主持完成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项,参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和教材4部,曾获省级优秀教材、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以及校级优秀教师。

韦健锋,男,壮族,副教授,世界史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老挝历史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省社科项目、厅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当代印缅关系》、合著《老挝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研究》、编著《老挝民间故事〈休沙瓦〉研究文集》、译著《游老挝》和教材《老挝常用文书写作教程》。翻译大型文字材料数百万字,担任同传、交传数十场,积累了一定的汉老互译经验。

黎庆松,男,汉族,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越南语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中越关系史、越南史、东南亚史研究。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越南阮朝硃本档案所见中越海上贸易史料整理与研究”。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CSSCI来源集刊论文3篇。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曾是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下属社会与人文科学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完成校级优质课程培育项目1项,主持在研校级教改项目1项,出版教材1部。

许瑞娟,女,云南昆明人,中共党员,副教授,民族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西南民族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区域国别研究。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领域“青苗人才”。获教育部“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资助赴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访学。荣获云南民族大学教学名师、谢本书优秀园丁奖、伍达观科研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在CSSCI及普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校级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多次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获云南省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中国外语非通用语优秀成果奖、滇版精品出版工程等奖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承担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国别与区域研究》《人类学研究方法论》《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东南亚概况》《南亚文化》《南亚概况》《田野调查方法》《普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等10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云南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省部级、校级教学项目5项,编著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校级优质课程2门,主持校级B类课程4门。荣获2024年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一等奖、云南民族大学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特等奖、云南民族大学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副高组)、云南民族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22年获云南民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曾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2018年荣获“云南省高校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指导的研究生、本科生主持多项地厅级、校级项目,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多项奖励。

黄慕霞,女,壮族,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老挝文学文化、老挝语-汉语翻译等。
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项,出版著作(含译著)和教材8部。老挝语-汉语笔译字数近100万,担任各种场合老挝语-汉语口译60多场次,担任中国和老挝翻译岗位干部老挝语-汉语翻译能力提升培训班讲师8批次,积累了丰富的老汉互译经验。

郑旭雯,讲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主持在研地厅级课题1项,参与校级课题1项。主要承担《东南亚概况》、《东 南亚文化发展史》本科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