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上学期我院青年传媒中心(原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传媒中心,下文同上)在学院党委和团委指导下,充分发挥宣传窗口作用,积极作为,运营和管理学院官网、公众号,将学院公众号由“新扬采”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并发布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回顾本学期工作,青年传媒中心积极配合学院开展的各项宣传工作,迎新杯、运动会、文学会议等众多活动的剪影中都有我们的背影。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生团队细致划分,摄影、撰稿、编辑、视频各个环节力求做到专门、专业,并定期召开培训和工作会议,不断提升团队综合素质和能力。学院分管领导严格审核把关,力求每篇报道都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微信公众号共推送文章160余篇,总阅读量达6万余次,累计总关注人数3099人。
在本学期中,我院青年传媒中心自觉遵循遵守国家宪法,严格执行互联网“七条底线”,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积极宣传共青团工作与校园生活,实时报道学生最新动态,打造师生网络家园,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专业知识素质技能提升主题讲座、青梅培养计划以及校、院级青马工程培训等活动。同时,在2024-2025新学年来临之际,为增进成员间的互相认识与了解,加强部门成员的凝聚力,青年传媒中心于2024年10月7日在丰华院进行见面会及部门培训会议;10月27日,在我校雨花校区蕙苑室外网球场开展了素质拓展活动,以上活动为之后成员间的相互沟通、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提升青年传媒中心各成员的宣传工作能力,除日常部门培训外,2024年10月23日、11月20 日我院诚邀云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黄兴、云南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吴清泉在丰泽院B区融媒体演播厅对青年传媒中心的成员们进行了新闻工作的培训。除了内部培训以外,我们还参与校团委青年之声融媒体中心开展的系列技能实训课程,围绕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摄像剪辑主题进行了学习。本学期青年传媒中心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协助、开展各类活动,将自己的每一份热挥发到每一处;青年传媒中心下设四个部门:记者团、新媒体部、编辑部、网站画屏管理。记者团负责撰写学院活动的新闻稿,在本学期共完成70多场活动跟踪报道;新媒体部负责将审核过的新闻稿推送到学院公众号,本学期完成160次排版;编辑部负责征文征稿出学院杂志,本学期已完成雨花湖杂志出版工作及节日节气推文推出;网站画屏管理对学院官网、学院走廊画屏进行日常更新维护管理。
(1)协助我院团学组织开展工作
协助我院团学组织开展工作,对院学生会、院研究生会、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院团委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和工作进行积极跟踪报道,是学院团委的传声筒和窗口。秉持“超严谨、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理念,对学院工作以及其他部门举行的活动等实时拍摄,撰写新闻稿,用文字、图片和录像的方式记录学院的每一场学习讲座、工作会议以及学院活动,并将其发布在学院官网、公众号和画屏走廊上,以供学院内外老师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营造一个更为开放包容的学院氛围。
青年传媒中心主要通过学院公众号“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官方网站以及学院走廊画屏的管理和运营进行学院宣传工作。
学院官网分为学院介绍、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新闻公告、党群工作、招生就业等几大板块。根据要求,本学期学习新网站的使用及日常管理,陆续完善新官网信息。
学院走廊画屏是学院宣传文化墙的一部分,本学期对画屏走廊管理进行落实,定期完成内容更新替换。构建了学院文化展示新场景,让学院办公场地更具科技感和文化底蕴。
公众号“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对学院活动进行及时报道和宣传,同时设有“学院动态”“团学活动”“理论学习”“讲座回顾”等多个板块,促进学院信息的广泛传播,服务于同学们的信息咨询需求;以创新为本,立足服务学校、学院师生。坚持运营有趣味、有创新、有活力、有温度、与时俱进、满足受众的公众号,在迎新季、教师节、运动会、节日节气、考研等时间点,推出特色推文、视频,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协助我院团学组织开展,把宣传工作做到位。
提升自身技能,持续开展培训工作,争取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宣传工作。
积极组织特色推文征文活动,丰富公众号内容。
定期开展例会,提高组织凝聚力。
完善各部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网站、公众号后台管理技能,更好服务学院宣传。
逐步完成工作交接,为换届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青年传媒中心将继续努力提升我们的传播效果和质量,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同时,青传也将注重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争取在下学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继续讲好文学院故事,引领青年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