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介绍 > 学院概况

文学院

文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规模较大、基础条件雄厚、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办学实原文学与传媒学院、民族文化学院组建而成

1951年,学校在成立之初承担少数民族干部短期轮训任务的同时,直接参与了全省民族工作的开展;1956年组建少数民族语文部,并开办了两年制汉语文班,此为民族文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前身。2024年12月,为响应国家和云南省学科专业调整的方针政策,学校决定对文学与传媒学院、民族文化学院进行合并,组建新的文学院,附设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云南与东南亚跨境语言文学研究院、云南省广告研究院、数字文化与智能传播现代产业学院等机构。

学院目前设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5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广告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云南省“新兴专业”建设点在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与新媒体连续多年全省排名第一,汉语言文学连续多年排名全省第二现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个二级学科,并有民俗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在专业学位建设方面,已形成完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涵盖汉语国际教育、新闻与传播、出版三大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构建起从学术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全方位研究生培养平台。正在立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学院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为重、留学生教育为辅的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教学条件良好,拥有语言重点实验室、融媒体演播厅、影视后期编辑实验室、数字录音棚、数据新闻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实训室9个,实习实训基地60个,分图书馆1个;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多所大学与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与泰国东方大学等国外高校互相承认学分与学历证书。目前,全日制在校生人数38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留学生80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5人。教师队伍多为学有所成、成果丰硕、影响广泛的专家学者,教师中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模范教师,云南省“兴滇英才”、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云南省特殊津贴专家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20多人。近年来,教职工获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其他项目立项30余项,省部级项目60多项,出版高水平专著106部,师生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文艺争鸣》《汉语学习》《国际新闻》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学院秉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立足“民族性、边疆性和国际性”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高质量发展,推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留学生教育已为社会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及南亚东南亚国家培养输送了3万余名毕业生,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优秀领导干部、知名专家学者和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