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文学院第十届青年志愿者协会(原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2024-2025学年上学期述职报告

编辑:wcxy2 发布时间:2025-01-25 点击:

一、   年度工作回顾与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1.  常态化志愿服务成效明显
为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推动我校爱国卫生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爱国卫生活动的精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原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下文同上)将爱国卫生运动设置为定期长驻活动。定期开展的服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校园环境卫生的关注,提高了同学们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在参加活动的同时得到锻炼。也为学校创建干净卫生的学习工作环境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同学们爱护环境的意识,帮助更多的同学们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从而营造一个“讲究卫生,有益健康”的爱国卫生氛围。
图片

同时继续延续协会理论学习传统,保持每月1次例会、1次部会进行志愿者交流,并在11月中旬进行了会长助理招募以增强队伍建设。配合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学校与学院完成志愿者招募、公益募捐、骨干培训等多项工作,切实提升协会志愿服务工作水平。

2.校内活动立足实际稳步发展

“最美遇见,迎新而至”
为帮助新生更快地融入集体,熟悉校园环境,建立起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文学院于9月7日和8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团结广场举行迎新活动。最美遇见,迎新而至,愿我们的故事,如同这不断翻新的日历,一页一页,都写满幸福与美好。愿大家都在这个玫瑰与荆棘同生的路上走的又稳又远。
图片

“九九公益,爱心传递”

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总有一些弱势群体需要我们的援助和关怀。为了响应这种社会需要,汇聚爱心力量,传递社会温暖。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9月12日至13日下午,在芷苑附近进行九九公益募捐,随着募捐活动的圆满落幕,爱心得以汇聚,目标群体得到有效援助,志愿者们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图片


“烦恼丢一边,好运传递来”

在生活的喧嚣中,我们时常被烦恼困扰,忘却了身边的美好与希望。10月4日的“烦恼丢一边,好运传递来”活动,正可以打破这一困境,让同学们们重拾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互动中感受温暖与力量,为个人成长和校园和谐注入正能量。本次活动同学们将自己的烦恼丢进垃圾箱,又写下对下一位同学的美好祝愿,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与幸福感,以更加从容的姿态面对生活学习的挑战。

图片

“拓旧识印新知,传承非遗匠心”

拓印活动是对传统文化的生动传承,它承载着古老的技艺。10月26日在文学院青协的组织下古代的碑刻拓印走进校园,此次活动学生们投入拓印创作当中,精心挑选模板,认真涂抹墨汁进行拓印,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络,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拓印相结合,创作出别具一格的作品。通过亲身体验非遗拓印这一古老技艺,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图片

“温暖寒冬,寻光觅影”

在寒冷的冬日里,文学院青协将暖心小胶囊挂在雨花湖边,让同学们寻找并兑换奖品,给同学们带去惊喜和快乐,温暖和关怀。传递温暖与传递的社会价值观,打破冬日的沉闷与孤寂,营造校园温馨的气氛,提升校园形象,展现校园的文明、和谐、有爱的一面,让整个校园充满人文关怀与和谐气息。

图片

3. 社区活动与校外活动精彩纷呈

“志愿始于心,服务始于行

社区志愿活动的是为了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与居民的福祉提升。10月2日文学院青协组织安排志愿人员到云上小镇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社区活动,帮助社区举办一系列丰富周边居民和学生生活、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青协志愿者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协助其布置活动会场,颁发活动奖项,不畏烈日、默默奉献,竭尽所能服务大家,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家生活,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图片

“邂逅扎染,传承非遗”

在苍山洱海之间,有一种古老的技艺--白族扎染。为了传承非遗,感受扎染魅力,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此次邂逅扎染活动。志愿者们在走进呈贡区第三幼儿园与小朋友们一起浸、扎、染、煮、晾,提升了他们的创造力与审美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志愿者们也在与小朋友们的实践中感受民族自豪,很好的宣传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价值观。

图片

“益童成长——我爱身体”

健康的身体是孩子成长的坚实基石,而正确的健康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更是他们未来独立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文学院青协于11月6日在呈贡区第三幼入园进行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各位志愿者上台成为小朋友们的“老师”共同探索健康生活的奥秘。活动将包括生动有趣的健康知识讲授,让孩子们了解身体的奥秘;更有一系列互动游戏,拉近我们与小朋友之间的距离,感受他们的童真。最后与小朋友们完成绘画作品,让孩子们在画画中加深健康知识。

图片

“志愿有我,社区同行”

社区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之一。11月24日文学院青协举办的进社区活动可以为社区内的儿童提供义务家教。让许多社区因为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或者周边教育资源不足,在学习上需要额外的帮助。通过奉献爱心、服务他人,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心,为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次社区志愿服务能圆满完成,对每个志愿者都是值得珍藏的记忆,同时青年志愿者也会保持初心继续传播正能量。

图片

“书香传递,爱心汇聚”

书香传递活动是一种推广阅读、分享知识和文化的社会活动。11月3日文学院青协积极开展书籍捐赠活动,同学们捐赠闲置书籍,奉献爱心,让闲置书籍再利用,为贫困山区的学校与社区送去了温暖。通过书籍的传递,可以将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实现文化的传承。书香传递活动是一种多赢的活动,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图片

“似水流年,情系指端”

本次“似水流年,情系指端”活动旨在为小朋友们传递温暖与祝福。文学院青协在12月2日开展了此次活动,希望借由诚挚的祝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温暖与希望的种子,助力其健康快乐成长。小朋友们收到祝福后,脸上洋溢着纯真的喜悦与感动,许多孩子表示这些祝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哥哥大姐姐的关爱。参与者们在书写祝福过程中,也重温了童年的美好与纯真,同时推动了社会公益氛围的营造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图片

(二)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1. 活动策划与执行的精细度有待提高:

尽管我们成功举办了多场志愿服务活动,但部门成员所写策划案大多缺乏新意或是脱离实际难以开展活动。在活动策划阶段,有时对细节的考虑不够周全,导致活动现场出现一些小状况,影响了活动的流畅性和参与者的体验。在活动执行过程中,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时不够紧密,导致任务分配不均或执行效率不高。

2. 志愿者培训与指导体系需完善:

对于新加入的志愿者,我们虽然提供了基本的培训,但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加强。部分志愿者在参与活动时对服务内容、技巧及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充分,影响了服务质量和效果。缺乏针对不同领域志愿服务的专项培训,限制了志愿者在不同岗位上的发挥和成长。不仅如此,有些志愿者多次缺席每月例会,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 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充分:

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我们未能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如与其他社团、部门的合作机会较少,导致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活动场地申请账号一直未申请通过,以致于每次开展活动时场地申请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文学院青协可以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如加强活动策划与执行的细节管理、完善志愿者培训与指导体系、积极整合与利用资源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断提升组织的综合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下学期工作计划及未来展望


1. 不忘初心,坚持常态志愿工作

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不忘初心,坚持将常态志愿活动、经验丰富且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活动设置为定期长驻工作。及时切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系列活动,强化师生健康意识,养成文明卫生习惯,改善校园卫生环境。将“新生接待与防诈骗宣传”、“九九公益日募捐”、“光盘行动”、“图书馆整理活动”、“高考书信活动”等主题活动常态化,将有经验、有效果的“老牌”志愿服务活动设为协会的定期工作。

2. 立足实际,创新服务模式

结合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自身特点和优势,我们将立足实际,创新服务模式,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比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打造具有文学院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3. 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力

人才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关键。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选拔,提升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通过每月例会、部门交流培训、项目实践等方式,增强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为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4. 为“五四评比”做好准备

将“五四评比”所需要的材料提前进行整理,主席团成员进行分工完成材料的准备。并选出组织内的优秀志愿者,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提交。

5. 换届大会活动策划

准备好换届大会活动策划书,筹备五月中旬换届大会,与新干部做好工作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