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硕士 > 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3-19 点击: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学科简介

云南民族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云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主要学科之一。2006年建立硕士点,2007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本学科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夯实基础,挖掘潜力,建立了从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学术传统,在基础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有较为丰厚的学术积累与成果。

二、培养方向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教师,用新的批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目前,他们已有众多用社会历史批评、符号学、叙事学、大众文化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成果问世。

(二)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教师,从方法论上兼及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与西方文艺思潮,研究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目前,他们已有众多研究成果问世,尤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诗歌理论、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中国现当代幻想文学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教师,从方法论上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相关研究成果。

(四)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该研究方向的教师,研究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体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民族文学理论,目前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以上四个研究方向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和科研成果,能开出主要课程和相关课程,具备培养硕士生需要的经费、图书资料等条件,所设研究方向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且能体现我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近年来,以上研究方向的教师有多项成果获省级科研成果奖。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专业知识的教学、科研与应用型人才,能从事高等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科研院所文学研究工作,以及在相关的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编辑、文秘等工作,并为国内外文学类博士点输送人才。

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身体健康,具有学术理想。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与时俱进,积极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国家做贡献。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使用计算机。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5年;提前毕业条件、办理流程按《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五、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接受导师组的集体指导,力求做到将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不分研究方向统一授课,应注意通过开放式、研讨式、争鸣式教学,加强对研究生专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包含必修学位课程、选修非学位课程和必修环节三部分。

研究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学分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总学分不低于34分。其中,公共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文献阅读、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各1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说明

必修学位课

公共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2

2

1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考试


外国语

综合英语(一)(二)

英语听说(一)(二)

128

4

1-2

考试


专业学位课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

36

2

1

论文/考试

开设8学分16学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36

2

1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36

2

1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36

2

3

论文/考试

西方文论原著选读

36

2

2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民俗

36

2

3

论文/考试

鲁迅研究

36

2

3

论文/考试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36

2

3

论文/考试

选修非学位课

公共选修课

全校统一开设提升研究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及学科创新能力等内容的通用性公共选修课,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选修1门


不计

学分

1-2

考试/

考查


专业选修课

中国古典文论

36

2

2

论文/考试

最低修读4门,学分不少于8分

新诗研究

36

2

2

论文/考试

美学

36

2

2

论文/考试

中国通俗文学研究

36

2

2

论文/考试

批评理论与评论写作

36

2

2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

36

2

3

论文/考试

叙事学概论

36

2

3

论文/考试

文学人类学概论

36

2

3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诗学文献精读

36

2

3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女性主义文论名篇选读

36

2

4

论文/考试

比较文学

36

2

4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36

2

4

论文/考试

中国现当代影视/戏剧研究

36

2

4

论文/考试

大众文化研究

36

2

4

论文/考试

补修课程

语言学概论


不计学分


课程论文

任选两门,不计学分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程论文

外国文学



课程论文

必修环节

文献阅读

规定本专业研究生必读书目及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中外文献资料,须提交的阅读笔记或文献综述。     


 

1

 

1-5学期

  考查


学学术活动

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前沿讲座等活动不少于5次。        


 

1

 

考查

实实践活动

结合自己的学科进行,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社会调查、科研创新、暑期学校、“三助岗位”等形式。


 

1

 

考查

应修学分

不少于37学分        

说明:

1、补修课程针对跨学科专业或大专毕业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设置,学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2门课程,通过相应的考核,但不记学分。考核通过者,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2、考试与考查:按照有关规定,本专业严格考试制度和考试纪律,凡参加考试与撰写学位论文而作弊者,按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学位课要提交课程论文或进行考试,其余课程可以交课程论文,也可考查。考试和考成绩均以百分制记分,60分及以上计学分,低于60分不计分

七、培养过程环节管理       

(一)文献阅读、实践活动、学术活动

1、文献阅读:

阅读本专业培养方案所列的参考文献和指导教师所要求阅读的文献,学位论文答辩前,须提交2万字以上的阅读笔记或文献综述由导师负责评定。

2、学术活动:

参加本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论坛、学术报告、前沿讲座等活动不少于5次,内容可为综述性的,也可为专题性的。导师根据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和心得体会报告质量评定出成绩。

3、实践活动:

包括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环节不少于8个学时,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少于2周,可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成绩由导师或具体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师评定。

以上活动,学生均需填写《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登记表》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由导师评定,培养单位审核,研究生院抽查,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

(二)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由学院成立考核小组进行考查,对研究生课程学习与获得学分情况、学术论文发表、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工作态度以及论文完成的可能性等进行综合评价。论文中期检查结果记为“合格”或“不合格”。

(三)科研成果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科研成果具体要求按照《云南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和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使其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写作的实际工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评审和答辩等工作必须依次完成。

(一)论文选题:

应紧密结合研究方向,从高起点、新视角的要求出发,选取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论文课题,选题须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性及理论或实践指导意义,最迟应在第二学期末第三学期初确定选题。研究生在确定论文选题后,应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该领域研究及文献综述。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必须在完成文献综述和填写学校规定的开题报告书后,进行开题报告,检验研究生对课题相关的资料查阅、理论准备、研究方法、内容熟悉程度及预期目标设立等准备工作是否充分,由研究生导师组审定是否通过。未通过开题者须进行第二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完成。

(三)论文写作: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在论文写作期间,导师应每月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检查写作进度,根据情况给予指导。论文最迟应在第六学期开学后两个月内完成(含完成装订),否则推迟授予学位。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中英文提要、目录、正文、结论、注释、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论文正文一般为3万字以上。论文必须合乎学术规范,且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上有一定创新,要求立论严谨,条理明晰。

(四)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进行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

九、参考文献

 

序号

作者

名称

出版社及年代

阅读程度(必读/选读)

备注

1

伍蠡甫

《西方文论选》(上、下册)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版

必读


2

伍蠡甫

《现代西方文论选》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月版

必读


3

胡经之、伍蠡甫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 中、 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必读


4

黑格尔

《美学》(第一、二、三卷)

商务印书馆2008年9月版

必读


5

尼采

《悲剧的诞生》

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版

必读


6

弗洛依德

《梦的解析》

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月版

必读


7

丹纳

《艺术哲学》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

必读


8

萨特

《萨特精选集》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必读


9

萨特

《存在与虚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9月版

必读


10

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册)

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9月版

必读


11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版

必读


12

苏珊•朗格

《情感与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

必读


13

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3月版

必读


14

罗宾•乔治•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必读


15

乔治•塔耶纳著

《美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12月版

必读


16

·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版

必读


17

玛克斯•德索

《美学与艺术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

必读


18

特伦斯•霍克斯

《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2月版

必读


19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三联书店1984年11月版

必读


20

塞尔登

《文学批评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

必读


21

波斯波洛夫

《文学原理》

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8月版

必读


22

刘若愚

《中国文学理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版

必读


23

华莱士•马丁

《当代叙事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必读


24

朱光潜

《悲剧心理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2月版

必读


25

刘再复

《性格组合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必读


26

佛克马、伯顿斯

《走向后现代主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版

必读


27

张京媛

《当代女性主义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

必读


28

张京媛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必读


29

厄尔•迈纳

《比较诗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必读


30

诺思罗普•弗莱

《批评的解剖》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必读


31

戴卫•赫尔曼

《新叙事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必读


32

费尔南多·波亚托斯 等

《文学人类学:迈向人、符号和文学的跨学科新路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必读


33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结构人类学》(一二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必读


34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必读


35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补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必读


36

卢克·拉斯特

《大学之旅—人类学的邀请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必读


37

特纳

《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

民族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必读


38

斯特拉森、斯图瓦德

《人类学的四个讲座:谣言·想像·身体·历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必读


39

米尔顿

《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

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版

必读


40

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必读


41

鲁斯·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

必读


42

王斯福

《帝国的隐喻——汉人“民间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必读


43

周星

《乡土生活的逻辑:人类学视野中的民俗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必读


44

王铭铭

《想象的异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必读


45

周有光

《现代文化的冲击波》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

必读


46

万建中

《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

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

必读


47

林耀华

《凉山彝家的巨变》

商务印书馆1995年5月版

必读


48

王明珂

《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版

必读


49

申丹

《叙事学与小说文体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

必读


50

柳鸣九

《未来主义 超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0月版

必读


51

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10月版

必读


52

夏志清

《中国现代小说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7月版

必读


53

杨义

《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1月版

必读


54

范伯群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4月出版

必读


55

谢冕

《新世纪的太阳》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6月版

必读


56

洪子诚

《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必读


57

洪子诚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

三联书店2018年1月版

必读


58

严家炎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版

必读


59

钱理群

《丰富的痛苦》

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5月版

必读


60

陈平原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月版

必读


61

赵毅衡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

必读


62

赵毅衡

《广义叙述学》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必读


63

赵毅衡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构成》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版

必读


64

王富仁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必读


65

盂繁华

《中国当代文学通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 年1月版

必读


66

陈晓明

《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4月版

必读


67

李敬泽

《致理想读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

必读


68

陈子展

《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版

必读


68

(英)雷蒙•威廉斯

《关键词》

三联书店2005 年10月版

必读


70

刘小枫选编

《德语诗学文选》(上、下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必读


71

施特劳斯

《信仰与政治哲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6月版

必读


72

谢友顺

《从迷失到旷野:当代文学的精社转型》

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必读


73

王春林

《新世纪长篇小说风景》

作家出版社2013 年10出版

必读


74

申霞艳

《新世纪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年7月版

必读


75

吴秀明

《新世纪文学现象与文化生态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必读


76

房伟

《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反思与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1月版

必读


77

邵燕君

《新世纪文学脉象》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必读


78

邵燕君

《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必读


79

郑家健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

必读


80

李骞

20世纪中国新诗流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年6月版

必读


十、毕业和学位授予

毕业和学位授予按《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云南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另附课程教学大纲,详见教学大纲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