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钟振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重审宋词剽窃唐诗案”学术讲座
编辑:wcxy2
发布时间:2024-12-31
点击:
024年12月23日,云南民族大学文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钟振振教授到融媒体演播厅为我院师生开展“重审宋词剽窃唐诗案”主题学术讲座。
钟振振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著作有《贺铸词校注》《钟振振讲词》 等。文学院焦印亭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省内外诗词专家、学者及我院师生参与此次学术讲座。
钟振振教授认为,宋词运用唐诗是一个普遍的文学史现象,钱锺书先生批评其为剽窃,似不尽然,并对宋词运用唐诗的社会背景和美学价值进行了新的探索。
首先,钟振振教授认为,宋词基本属于“听”的文学,不像唐诗那样主要是“读”的文学。“听”的文学要求“熟悉化”更多一些,即“以故为新”。对于宋词的听众来说,突然听到一两句熟悉的唐诗,哪怕是乔装改扮过了的,也会生出一份“他乡遇故知”的亲切与喜悦之情。如果听众对于这种“偷窃”很是欣赏,那么唐诗对宋词的运用也就理所当然。
其次,宋词对唐诗的运用也有高下之别,钟教授对此进行了个案分析。以《临江仙》等词为例,根据推陈出新的程度、整体的意境、运用的效果,可将其分为“钝贼”“慧贼”和“盗白狐裘手”。“钝贼”指毫无新意,是无任何“技术含量”的化用,属于宋词对唐诗运用不当的例子。“慧贼”指推陈出新、别具一格的化用,不仅为宋词增添光彩,也为唐诗增添荣耀,是化用成功的典范。“盗白狐裘手”则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化用。
随后,钟教授总结宋词运用唐诗的普遍性意见。其一,唐诗名句名篇,莫轻用。其二,唐诗非名篇中的佳句,或名篇中的非名句,不妨多用。其三,唐人诗句,一般作配角为宜,主角还应由自己的原创来担当。其四,用唐诗为主角,也并非绝对不可以,但要求较高。并列举宋词运用唐诗的较高水平,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钟教授进一步总结到,宋词不仅仅是对唐诗的学习和接受,更是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对唐诗进行的一场场写作艺术表演赛。学典礼是新学期开始隆重地举行的仪式。为学生搭起展现自我的舞台。
最后,钟教授与省内外诗词专家学者和我院师生进行交流互动。就宋词中是否具有视听结合的作品、当代诗歌增量的途径、如何以评论的方式推动诗词发展等问题,钟教授做出了细致耐心的解答,增进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