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传媒学院是在云南民族大学建校之初即成立的汉语言文学系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老牌学科院系之一,也是云南民族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学科规模较大、基础条件雄厚、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办学实体。
目前,共设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民俗学”五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和“新闻与传媒”一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人,其中本科生近1000人、硕士研究生130多人、广播电视学学位留学生80多人;共有教职工5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多为学有所成、成果丰硕、影响广泛的专家学者。
二、专业介绍
1956年组建少数民族语文部,并开办了两年制汉语文班;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后的云南民族学院汉语文系首次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已培养34届毕业生。
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该学科中青年教师学术力量强,学术思想活跃,科研成果丰硕。立足汉语古典文献及现代汉语实际,继承传统小学朴实、严谨的作风,紧密结合现代语言学理论,深入地分析研究并解释不同层次上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等子系统的语言文字现象。设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汉语方言”三个研究方向。
2、文艺学:一门以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本专业设置四个研究方向:(1)文艺理论与批评:主要研究文艺学跨学科范畴,包括文学人类学,生态批评,以及性别研究等方面内容。(2)西方文论:主要研究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史等内容。(3)中国古代文论: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典籍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与美学思想,阐释其民族特色与原味。(4)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主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等。
3、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运用历史文献学和各种文艺理论的方法,对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和作品、作家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强调对文献史料的掌握,以及历史的实证的方法,重视研究工作的实证性质,强调在学术研究中解决具体问题。本专业分为以下四个研究方向:(1)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唐宋文学;(3)元明清文学。
4、中国现当代文学: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在于建立起了从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学术传统,具有较深的学术积累和实力较为雄厚的研究队伍。本专业分为四个研究方向:(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2)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研究;(3)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4)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以世界文学研究为根基,将汉语文学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学加以比较,梳理其间关系,相互印证比较,探讨不同文明传统中的文学特点,发现各民族文学的独特魅力,深化对世界文学发展整体规律的认识。本专业设置4个研究方向:(1)西方宗教文学与文化;(2)中外文学比较研究;(3)东南亚、南亚文学研究;(4)欧美文学研究。
6、民俗学:对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而言,生态环境的立体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里的民俗事象呈现出斑斓的丰貌,为云南民族大学民俗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4年开始招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的学术团队,本专业研究方向:(1)民间文艺学;(2)民俗学理论与方法;(3)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三、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3、考生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4)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四、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
(一)考试科目
009文学与传媒学院 |
|
|
030304民俗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文学概论 ④813民俗学概论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民间文艺学 |
02民俗学理论与方法 |
03少数民族民俗文化 |
050101文艺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文学概论 ④819中国文学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文艺理论与批评 |
02西方文论 |
03中国古代文论 |
04民族审美文化研究 |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④815语言学理论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
02现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
03汉语方言比较研究 |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文学概论 ④820中国古代文学史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
02唐宋文学 |
03元明清文学 |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文学概论 ④82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
02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研究 |
03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 |
04中国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
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9文学概论 ④827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 | 同等学力加试: 专业英语 写作 |
01西方宗教文化与文学 |
02欧洲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
03东南亚民族文学与中国民族文学研究 |
04中外文学典籍比较研究 |
(二)参考书目
1、708汉语基础(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709文学概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813民俗学概论: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4、815语言学理论 :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5、819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谢冕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6、820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7、82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8、827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学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本)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第4版)朱维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五、报名
1. 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31 日,每天 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2. 现场确认:
时间:2018 年 11 月 5 日至 11 月 9 日。
地点: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在报考的院校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注意:报名程序详见《云南省 201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http://grs.ynni.edu.cn/zsgzssyjs/774.jhtml)
六、培养及学位授予
1.培养:基本学制为3年。
2.学位授予
学习期满,学完规定的课程,满足实习要求,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设计报告(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3. 学费:7500元/年/生。
七、联系方式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郭老师
电话:0871-65919609
电子邮件:wcxyjm@ynni.edu.cn
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8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