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4日,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师生见面会暨导师聘书颁发仪式在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成功举办。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系金星教授,云南省广告协会会长、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吕承鸿,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原总编辑何侃,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冯秀英副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许丽华副教授等校内外导师以及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见面会。学位点负责人黄东英教授主持了见面会和证书颁发仪式。

与会的师生们
金星教授首先对本届新聘导师加入云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专硕人才的培养表示由衷地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的培养不能“关门造车”,要积极与业界平台进行对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才能快速融入行业、融入社会。此次见面会的举办,将有助于同学们更好的关注业界发展的前沿动态,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金星教授发言
云南省广告协会会长、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吕承鸿对各位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自去年以来对广告产业园区的建设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将以“去年为契机、今年为动力”,继续落实推进“双园”(产业园和校园)合作,特别是加强在广告传播、信息技术、创意设计等方面的对接。产业园区及广告协会的关联企业将尽力为新闻传播硕士人才的成长和学习做最大的努力,也希望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园区工作实践中来。

云南省广告协会会长、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公司总经理、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吕承鸿发言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冯秀英表示,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来说,学校导师更多强调理论知识的充实,业界导师更多承担着实践方面的培养任务,“双导师制”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契机,希望同学们夯实好理论基础,扎实开展实践,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涯。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冯秀英发言
会上,校外导师吉永生教授、陆双梅教授、杨璐副教授、李怀仓副教授、杨姣副院长、罗飞跃主任、刘纲董事长、任洪董事长、武志敏主任等就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认知学习、传播技能、舆论引导以及新闻写作等问题与同学们做了关于情结、情怀、勤奋的精彩分享; 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分别对自己的情况及研究方向做了简要介绍。

吉永生教授发言

陆双梅教授做经验分享

罗飞跃主任分享做新闻的“情怀”与素养

李怀苍副教授分享“跨界”学习经验

为杨璐老师颁发导师聘书

为杨姣老师颁发导师证书

武志敏老师
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拾翠国际民艺园区,近距离了解了传统锡器、丝弦古琴以及手工香皂的制作过程。随后,参观了产业园区的三家代表性企业:皇威传媒、微想科技和视广传媒。

同学们参观拾翠国际民艺园区
在皇威传媒,曹永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发展的基本情况,同学们就影视制作、拍摄与后期问题与老师进行了探讨。作为一家对外译制影视的公司,皇威传媒在传播中华文化、加深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相互了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该公司还制作了我国首部关于“一带一路”题材的影视作品《占芭花下的约定》。

曹永平老师向师生们介绍皇威公司的影视作品
微想科技是全球最大的VR全景摄影公司,公司创始人刘纲董事长通过现场大屏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巴黎圣母院的珍贵影像、怒江州六库的一线江水、秦始皇兵马俑的高清面容……一幅幅VR全景画面,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技术的魅力。

刘纲老师向师生们介绍VR全景图片
视广科技任洪董事长带领同学们参观了VR展示厅,同学们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公司自主创新研发VR、AR产品。任洪老师十分注重强调“工具”的概念,鼓励同学们要利用好传播工具,利用好新技术,做好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

任洪老师向同学们展示VR新产品
此次见面会,进一步促进了校企合作,以“双导师制”为组织制度,更加紧密地与社会业界优质资源进行对接,优势互补,做优做强云南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人才教育,为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适应行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闻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体与会师生合影
供图:苏吉晨 张义霞 周鹏
供稿:张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