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响应学校三风建设号召,备战云南民族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文学与传媒学院积极组织学院青年教师,于2017年9月25日在博雅苑C区306室进行学院内部初赛。中文系赵嘉鸿老师与新闻系张雯雯老师各展风采。学院主要领导及此时段无课的教师参加了此次听课观摩活动。

赵嘉鸿老师以美国知名作者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开始了他本次的外国文学课程讲授。赵老师将一个小小的故事引入课前阅读,结束阅读后,赵老师说明了课前文本引入的原因是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树立比较的意识、拥有怀疑的精神、科学的诉求以及史实的态度。同学们围绕赵老师关于文章主题等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回答问题。课程结束后,赵嘉鸿老师希望通过这次短短的课程交流学习,学生能在以后课程中能掌握好正确学习的方法,从而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迸发“交会的光”。


张雯雯老师结合当代新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给同学们讲授了广播电视是一个文化形态的社会属性,从文化的角度解析了广播电视传播的构成的某一特定体系。以《回家》的公益广告讲述了主流意识形态,以经典《红楼梦》的多次翻拍来体现大众普及的文化形态,结合各种新兴的文化现象阐释了广播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特征。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很快投入到学习环境中,一改传统“填鸭式”讲授课堂的教学方式,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而富有知识气氛的广播学概论课程。


两节课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赵老师和张老师的课堂确实让他们对日后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实践活动中有很大启发和帮助。我院领导及其他观摩老师也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表示赞赏,认为他们展示了高超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展现了文学与传媒学院青年教师的风采,希望他们能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再接再励,教学方面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