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10:00,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在丰泽院A101学术报告厅为我院老师和学生们进行了有关近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主题讲座。
白烨老师先从三个层面分享了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与创新。
首先是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乡土题材的小说创作。白烨老师以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陈彦的《星空与半棵树》等为例,向大家讲述了创新视角下,传统主题小说的发展;
其次是要注重以小人物表现大时代。白烨老师指出:小人物是解读时代的符号,好作品应亲近百姓生活、表现日常。他以《人世间》、《繁花》,《平凡的世界》等小说书改剧的大受欢迎,强调了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的重要性;
最后是现实主义的坚守与发展。白烨老师以路遥的《人生》为例,指出了作家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并强调小说创作应直面现实,为民作文;不应轻易对现实主义下判断,不求新,不突破,小说创作将会永远在原地。
接着,白烨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当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发展。白烨老师说道:“要让网络文学走进传统文学,让传统文学了解网络文学。”他指出,网络文学作为另外一种文学主体正在崛起,不能简单地否认或忽视。
同时,在场同学就有关疑问向白烨老师提出问题。其中一位同学提问:“苦难文学的宣传是否必要?”白烨老师耐心听完后答道:“主题创作应该坚持多样多元,什么都需要,但不能什么都放大。现代的文学不能光是甜蜜、温暖的教育,也应有‘苦难教育‘。”
针对另一个同学有关“红色文化”创作是否过时的疑问,白烨老师指出:“题材没有过时之说,关键在于怎么写;同时解读也很重要,评论者也需要提高水平。”
最后,白烨老师与在场同学进行了拍照留念,并鼓励同学们多多阅读。
我院将持续秉持积极探索学术交流之宗旨,举办一系列高水准的讲座活动,为广大学子搭建一个优质的学术交流与学习平台。与此同时,我们热切期盼与更多专家学者携手并进,共同促进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