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民大新闻

    民大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大新闻 -> 正文

    【名师风采】那金华:教师这个职业是良心活

    发布日期:2018-09-03

    那金华,女,白族,教授,博士,1961年生,云南省大理市人。曾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014年成为云南省二级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过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学会理事, 云南省高教学会副会长、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研究常务理事、云南省德育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现为云南省云南省高教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学会会长、云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云南省云南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智库负责人;云南省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1994年获得团省委青年科技标兵1996获得省政府云岭巾帼建功教育十杰称号,2003年获得云南省委宣传部优秀社科专家称号2005年获得市委宣传部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团队成员称号、2009年获全国学校德育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10年获得云南省政府教育功勋奖2011“云南省教学名师称号、2014年获得云岭教学名师称号;2009享受云南省政府津贴、2013年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等;2017年获得全国校园公共体育优秀校长称号。

    推门听课,关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那金华校长

    【先进事迹】

    离不开学生的“那妈妈”

    1978年考入大学,1982年担任教师的那金华认为:作为教师,与时俱进地上好每一门课是教师最起码的分内之事。那金华现在仍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共6门课,她说:课后有时间,我最享受的就是与学生们呆在一起,辅导、答疑是作为教师最起码和基本的工作,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胜过一切褒奖。

    那金华担任过班主任、兼任教学秘书,对学生她从来没有挑三拣四的。当年承担班主任工作时,怀孕直到孩子早产还没有人接替班主任工作。当时身怀有孕的她基本是学生生病她生病,但她从来没有嫌弃过有困难的学生,作为班主任,面对生病想放弃就读的学生,她自掏腰包带学生去医院检查、买药治疗;面对家庭困难想去打工的学生,

    她给予资助并且积极向学院申请帮助、资助;面对父母双亡的孤儿,她帮助寻找到工作、支持其自主创业;面对问题学生,她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寻找学生谈心谈话……以心换心,不少学生当她是亲人,无话不讲,有的学生称呼她为那妈妈

    孩子刚刚满半岁时,学院动员那金华承担起教学秘书工作,虽然也曾担心自己资历尚浅,需要面对出生不久的孩子,但她是个认死理的人,相信没有搞不好的工作,只有不用心的结果,她兼任教学秘书工作一干就是6年,从来没有向组织提出过调整的请求,其间,她两次被学校评选为优秀教学秘书。同时,她还兼任过党支部委员、工会委员,她被评选为学校的优秀工会委员。所有兼职担任的这一切工作没有一分钱额外补助津贴,但是她无怨无悔,感激组织给予自己学习、锻炼的机会,认为这是一个公家人的本分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教育管理者

    2007年,那金华从云南民族大学调任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担任校长工作,从此她在这所边境学校一干就是10个年头。2007年她到任后,在经过深入调研基础上,那金华提出了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校训;根据学校所处的区位,提出博雅严谨作为校风,将涵濡浸泽、教真育爱” “博毅敦行、穷理致知作为学风,将公诚勤朴、忠恕致事作为学校服务作风、养群山风骨、法沧江张力作为学校精神,将艰苦奋斗作为学校传统。她亲自撰写学校新生入学誓词、校歌歌词,并提出校徽设计的理念、内涵、颜色与形状等。她团结和带领临沧师专全体教职员工,攻坚克难,冲出逆境,将一个举步维艰基础薄弱的边境高校带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省内同类院校的综合评估中名列前茅,被干部教师称呼为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学校在全国1900多所专科学校网络排名中也多年在名列前400名,为边疆民族贫困地区高等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教育学院到全日制教育的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再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本科的跨越。

    2010年,那金华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提出设立大学生创业街,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场地,为毕业生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创业过渡性平台。这一创举这在全省高校引起强烈反响,引来众多兄弟院校的考察学习。2011年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创业街荣获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颁发的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云南省优秀创业示范园光荣称号。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那金华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立足区域初步构建了从中职、专科等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践探索三三式(集师范性、高技能性、学术性)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加强教、学、炼、做环节有机统一,需要进行教师教育专业群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两大专业群建设,开展集师范性、高技能性、学术性”“三性一体学校办学模式、专科证+技能证+教师资格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积极探索边境国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和育人模式,构建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育人模式。推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办学特色日益鲜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全省专科学校示范,思想文化建设育人实践成为边境高校的示范。

    20163月,那金华调任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后在学校倡导实践本科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一流大学是一流本科的底色。那金华提出,在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下需要多多审视本科教育这样几个老问题: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下功夫深化本科建设与改革,以确保学生知识、品行、能力培养一体化的实现。在那金华校长主持下,云南民族大学明确学校本科改革建设的“1.2.3.4.5.6” 目标定位。即:1.实现一个愿景:确立使学校成为世界最好的民族大学,办中国同类院校中最好的本科教育,是学校成为应用研究型大学,步入国家方正为愿景。2.构建两个基石:构建以文科为基石、理工医药各科为重点协同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适时补齐文科腿长其他学科腿短的短板。3.建立三三三式改革建设模式:实施主体建设工程,切实依托热爱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完善机制体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三力支撑;实施教学改革奖励工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堂教学改革、专业与课程标准建设、专业计划与课程调整的三向推动;实施学生培养和谐统一工程,实现本科学生培养在知识、能力、品行三维一体4.实现四个同样对待:即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同样对待,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同样对待,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同样对待(教材与专著同样对待),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同样对待。5.实现五个转变:即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为主的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单一课堂教学向基础知识传授、思维方法培养、职业精神养成、能力水平提升综合发展转变;课程设置实现以以专业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社会和学生要求为中心转变;课程体系建设实现由不可触碰向夯实基础课、微调方向课以适应发展要求转变;管理模式实现学校总体设计、学院具体落实转变。同时,构建学院、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三级教育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6.实现六个融通:实现课程建设与标准建设融通、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融通、通识教育与基础课程融通、选修课程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深化实训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实践教学与能力提升融通的六个融通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改革措施上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教育教学体制。本科学生为基,着力学生能力水平培养、强化本科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环境氛围和第二课堂等建设与之配套;推行实施筑梦计划,培养高水平本科学生。

    以科研培养人才,以团队吸引人才

    那金华的职业生涯中,一直积极致力于科研工作,并且通过科研来培养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她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直过民族生产方式的变迁及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总报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6CMZ003)》、《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8BJY102项,主持国家重点项目《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和直过民族精准扶贫、脱贫问题与对策研究,17AMZ016,》第二主持人,项目论证起草人1项;主持完成与德国、荷兰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3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主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战线》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主编、副主编、合著著作17部。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部级、省级、厅级奖励,其中1项获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励特等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6项、获得国家专利1项、1项科研成果选入国家科技成果库。2012年,主编《泰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泰国经济贸易法律汇编》获得云南省政府特等奖;主编《行政管理学》获得国家人事部奖励等。主持边境地区高校女学生活动中心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云南省一等奖。

    2009年那金华带领的边境民族地区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领衔思想政治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获云南省首个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云南省专科院校的示范。那金华教授带领的临沧师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051人成为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首席专家,由于工作成效明显,那金华教授两次受到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教育厅的奖励;20077月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评为合格达标单位,2010年被评为优秀单位(见证书),成为全省46所专科院校第一所率先申报评估的学校,两年内率先实现从合格到优秀的跨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率先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成为全省专科学校的示范。

    2016年那金华作为学校团队负责人,云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成为云南省B类高原学科建设,为对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2017年,领衔申报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省创新团队,拟以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公共政策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具体聚焦于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发展与实践和政策研究、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社会治理突出问题与边境稳定及政策研究、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跨境民族交往问题与边境和谐发展及政策研究、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跨境人员流动问题与公共卫生安全及政策研究、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公共管理面临的基层整合治理问题与政策研究。

    【教学心得】

    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有心、用情,这样就能够开启学生的思想、心灵与智慧。教师这个职业是良心活,是需要守正于神圣的情怀和境界里的,这样才能守正在教书育人这一教师职业的核心本份中,才能真真切切孜孜以求地去帮助学生们的成长成才。

    【寄语】

    40年前的1978年,时逢改革开放,受惠于高等教育造就了今天的我,在高等教育战线工作36个年头而华发染头,因为老师们无私奉献的教育培养成就了我,我将用我的一生倾情回报教育并无怨无悔。如果能够再选择,我的职业仍然是教师!


    来源:云南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