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张晗,1988年生,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云南回族研究、西南跨境民族研究
学习及博士后研究经历
2011.9-2014.6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硕士)
2014.9-2018.6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博士)
2019.9-今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在站)
工作经历
2018.9-今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教师
获奖情况
1.2019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优秀论文;
2.2017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3.2016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4.2016年中国人类学博士论文田野奖助金;
5.2016年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6.2014年云南省优秀毕业生;
7.2012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项目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口岸建设背景下中老跨境民族民间信仰传承研究”(20CMZ019)
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散杂居背景下玉溪高梁冲‘彝回’的共生观念与社区再造研究”(QN2017023)
科研成果
1.《超越民族关系的身份复合性:基于高村“彝回”历史的人类学研究》,独立作者,《贵州民族研究》(CSSCI来源扩展版),2019年第7期;
2.《湘西咱河土家族村“生死过渡”仪式中的“佛教道士”探析》,第一作者,《宗教学研究》(CSSCI),2016年第1期;
3.《互助、道德与社区整合——高梁冲穆斯林在彝族葬礼中的文化共生观》,独立作者,《回族研究》(CSSCI来源扩展版),2017年第3期;
4.《信仰的集结与共生——咱河土家族村民间信仰的多元格局与城市化境遇》,独立作者,《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CSSCI),第19辑;
5.《民族互嵌与文化共生——对芒旦傣族村“与汉为邻”的文化透视》,独立作者,《西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扩展版),2016年第5期;
6.《“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共生社区建构——以云南弄贺傣族村为中心的探讨》,第一作者,《西北民族大学学报》(CSSCI来源扩展版),2017年第3期;
7.《历史人类学视阈下的认同冲突与“改土归流”初探——兼论昭通彝族地区的“改土归流”与社会秩序“中原化”历程》,独立作者,《学术探索》(CSSCI来源扩展版),2013年第5期;
8.《“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视阈下的土司制度初探——兼评云南巍山蒙化彝族左氏土司的“武功”与“文治”》,独立作者,《湖北民族学院学报》(CSSCI),2013年第1期;
9.《云南边民基督教信仰的“地方性”建构——基于盈江县支那乡白岩傈僳族村的人类学考察》,独立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0.《社会共生视阈下的多元文化空间建构——基于盈江县支那乡白岩傈僳族村的人类学考察》,独立作者,《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
11.《多元文化背景下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嬗变与重构》,独立作者,《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12.《城市化进程中的我国农村社会生计方式变迁研究——基于对珠海市唐家村的调查与思考》,独立作者,《南方农村》,2012年第9期;
13.《试论贵州夜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新模式》,独立作者,《铜仁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4.《论酉阳面具阳戏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行性》,独立作者,《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18期;
15.《三峡库区土家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独立作者,《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