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院新闻

所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所院新闻 > 正文

中国近代史学话语体系建设暨云南民族大学历史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布日期:2024-10-31 编辑:党政办 点击:

  10月26日,中国近代史学话语体系建设暨云南民族大学历史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宁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4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9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清江出席大会并致辞。

  刘清江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云南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以及学校近年来在学科优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回顾和展望了历史学学科发展历程和前景。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学术前沿、聚焦中国近代史学话语体系深入探讨交流,有力有效促进云南民族大学历史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会议主旨发言由上海师范大学陈勇教授和云南大学李晓斌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红岩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左玉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胡逢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文玖教授、玉溪师范学院段红云教授、四川旅游学院王川教授、云南民族大学段金生教授分别以《从社会性质出发: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核心方法》《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建构与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李平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初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其话语体系建设历程论纲》《新时代中国民族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清代驻藏大臣对西藏地方治理的经济职能及其历史作用》《学术与时势:近代边疆研究的发展逻辑》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的阐发与诠释。

  本次研讨会共设五个专题分论坛。第一分论坛,与会学者聚焦于史学史与史学理论领域,深入探讨了中国史学史的编纂与教学实践、学科建设中的史料学反思、研究路径的演变与未来展望,以及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史学著作的修订与编纂、民族考古学的继承与创新、边疆观念的变迁与边疆治理的互动关系等议题。第二分论坛则从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学者的学术倾向、思维方法、史学著作及其学术贡献。第三分论坛围绕西南边疆史地、边疆民族交流及民族观念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从新视角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路径,探讨新时代民族格局等关键问题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见解。第四分论坛,从政治史、经济史以及历史学科建设与历史教学等角度,对云南经济发展史的宏观认识、城市史的书写、政治发展对边疆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议题提出了诸多洞见,深入探讨了高校历史学科建设与中学历史教学之间的互动。第五分论坛,重点围绕民国时期学者的边疆研究、政府的边疆民族治理、史家的史学实践与历史叙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会议闭幕式由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尹建东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代表深入而精要地报告了各论坛的研讨情况,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院长颜克成副教授做了总结报告,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院长黄彩文教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黄彩文教授首先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感谢。此次大会学者们围绕中国近代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讨交流,并对云南民族大学历史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发展建议。




                                                                (文/杨国旭、刘家绮  图/李晴   初审:丁桂芳  复审:颜克成   终审:郎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