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博雅读书会(第二期)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1-11-22 编辑: 点击:

2021年11月2日晚,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博雅读书会”(第二期)在民族博物馆B201室举行。“博雅读书会”由所(院)主办,参与对象主要为所(院)2021级民族学全体博士研究生和部分优秀硕士研究生。读书会采取领读人汇报、与谈专家点评、其他同学参与讨论的方式进行。读书会每两周举办一期,研究生每期选取1-2本民族学/人类学经典书目一起分享、交流和讨论。

本期读书会的分享书目为《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美]詹姆斯·克利福德,[美]乔治·E.马库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与谈嘉宾分别为黄建生教授、李建明博士和刘波博士,领读人为2021级的民族学博士生胡煦晖。读书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在三位老师的启发带动下,围绕本期书目进行内容分享和学理性探讨,氛围热烈。

胡煦晖同学以该书的主题——“对各个时期人类学民族志经典文本的反思”为线索,以详尽的PPT将每一篇文章串联起来,带我们回顾该书主要内容的同时,也向我们抛出了问题:在诗学和政治学维度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我们的学科?同学们就此进行了积极地讨论,与会老师耐心听取同学们的想法并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黄建生老师首先带大家简要对比分析本书译本与原版内容,厘清了几个概念:“写文化”“Writing”“诗学(poetics)”“政治学(politics)”。黄老师认为,读这本书我们应当抓住几个关键要素进行思考,即“民族志的文本的修辞”“民族志是部分的真实”“民族志的写作中如何关注自我的书写”。

李建明老师对黄建生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并从另一个视角回答了胡煦晖同学所提问题,认为学术知识都会经过波动和研究范式的转型,正如七八十年代美国思辨哲学转向解释哲学,各个时代的学者都在不断地对知识进行着反思和解构。建议同学们继续了解学科传统,学习经典著作,扎实打好基础。

刘波老师在前两位老师发言的基础上,向我们分享了如何将阅读书籍、深入田野、发现问题等环节相结合实践的宝贵经验。认为阅读与理论学习可以分阶段接替进行,即“先读书,做好理论储备,再进行田野调查,然后重新阅读书籍,接下来再去田野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再回书中寻找解释或提出新的解释”,如此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老师们的指导和启发下,同学们对民族学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今后的学习中应如何努力将阅读与田野调查更好地结合起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所(院)学术氛围也在读书会的举办中愈发浓厚。

图:刘晨旭

文:李玮琪

审核:黄彩文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