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日(星期五)上午9:00-11:00,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张生应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邀请,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做了题为《时间、空间与历史书写——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
讲座由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颜克成老师主持。
主讲人简介:张生,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历史研究》编委等。在《求是》《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0余种。
颜克成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张生教授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成就,并代表学院表达了对张生教授的热烈欢迎。接着张生教授向大家做了题为《时间、空间与历史书写——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报告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历史研究者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张生教授将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分为世界大历史、中国大历史两方面。在宏观尺度,张生教授对各个强国的绥靖政策进行评价,认为苏联和美国是国际上对日本侵华态度的两个代表。除宏观尺度外,张生教授还在中观尺度认为日军内部激进派“暴走”、松井石根以及中国方面的考虑,微观尺度中对国际安全区档案的解读等方面,对南京大屠杀的时间维度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其次,张生教授从空间维度出发,以南京战役示意图为例,解释了南京大屠杀空间的形成。空间中的空间生产以幸存的西方人士为主,他们是国际安全区产生和变化的主体,其对比日本对待平民和俘虏的措施有明显不同。在此基础之上,南京大屠杀所产生的的历史遗产出现了再生产,主要体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国家公祭日。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化,空间出现“自我生产”,日本右翼势力扭曲南京大屠杀,否认这一历史事件。
最后,张生教授认为历史研究者要从想象的“静止”、历史学家的特长、“时-空”四维结构中的历史三个角度出发,要把握好历史事件的空间与时间维度,彰显历史的整体性。
张生教授的讲座使大家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大家积极同张生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教授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尽的解答。通过此次讲座,全体师生对南京大屠杀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并深入学习了张教授的治史思路,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