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总序

发布日期:2019-10-03 编辑: 点击:

民族学/人类学(Ethnology/Anthropology)学科是云南民族大学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该学科人才荟萃,成果丰硕,可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学术界均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在费孝通先生亲自创办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指导和帮助下共建的省院省校合作“民族学重点学科”,开展了对云南特有族群的较大规模的调研,对新中国成立前云南著名的民族学/人类学田野点的追踪研究,承办了教育部第四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暨国际学术会议,组织了国家民委庆祝建国50周年的献礼图书《中国少数民族》以及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云南民族文化知识丛书”(共28本)等重要书籍的编写工作,基础成果、又出人才,将整个学科建设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众所周知。“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是民族学/人类学这个大学科中的核心分支学科,主要侧重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传承文明、发掘各类有益的“地方性知识”( Clifford Geerts语)以及开阔人们的眼界为己任,以努力传播有利于增进世界上各个种族、各个民族、各个族群及其各种社会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的知识为职志,并进而为实现相互间和谐共处之目的服务。该学科具有“全观性”(holistic)以及“透视性”(perspective)等特点,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法国著名的“结构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将“理解他人的文化”(Understanding other cultures)作为民族学/人类学这门学科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这同费孝通先生关于该学科应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打通”为指导方针的主张,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无疑为我们廓清了诸多的疑团和迷雾,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我们一定要沿着前辈们所指引的这条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为了更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前辈学者不畏艰辛、勇于开拓的治学精神,力争使云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并希望对全省乃至全国的学科建设有所裨益,我们不揣浅陋地推出这套“社会文化人类学从书”,作为献给学界同仁以及及将于2008年在昆明隆重召开的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的一份薄礼。我们真诚地期待着不断有更多更好的新作汇入到这套丛书中来,为真正建成能够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增砖添瓦!

“社会文化人类学从书”编委会

学术指导:马戎 杨圣敏 王铭铭 彭兆荣

主 任:和少英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兴东 王子华 王文华 王东昕 王正华 王四代

王亚南 王明东 木基元 邓立木 刘 江 刘劲荣

安学斌 那金华 李国文 杨政业 杨宗亮 张 跃

罗海麟 和少英 郑晓云 赵丽珍 施惟达 高登荣

黄建生 韩忠太 雷 兵

现已出版《云南特有族群社会文化调查》、《田野硕果——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论文选编》、《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修订本)》、《金平社会文化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