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马曜讲座2020年第二讲:钦定文苑的形成

发布日期:2020-06-22 编辑: 点击:

戚学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曾赴巴黎人文之家、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东洋史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2020年6月15日(星期一)下午19:00-21:00,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戚学民应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邀请,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做了题为《钦定文苑的形成》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副所长(常务副院长)郭飞平教授主持。

郭飞平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戚学民教授的学术贡献与学术成就。接着戚学民教授向大家做了题为“钦定文苑的形成”学术报告。报告从清史《文苑传》与清代文学史、《钦定国史文苑传》、纂修者和文学论述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戚学民教授从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讲述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变迁,进而比对今天中国的文学概念和清代的文学概念。戚学民教授讲述了清代《文苑传》编纂成书的情况,指出古代的文学是以官员为中心的,清史文苑传的撰写也经历了多个稿本。

其次,戚教授介绍了清史《文苑传》第一次稿钞本《钦定国史文苑传》纂修的四个阶段,在1815年到1855年形成了两个文本的《钦定国史文苑传》。戚教授对文苑传卷上的人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再次,戚教授对《文苑传》的纂修者进行分析探讨,介绍了纂修机构国史馆、领导者、提调、总纂以及协修。除此之外,戚教授还讲述了清代官方史学构成、纪传体国史的结构以及《文苑传》相关国史纂修背景。

最后,戚教授对文学的论述主要围绕诗学史与文章史展开。清史《文苑传》中,诗居于重要地位,介绍了代表人物以及学习渊源。《钦定国史文苑传》的记载重点之二是“古文”史,记载了清朝古文发展的一个论述,介绍了桐城派。

戚教授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广阔的国际视野使大家受益匪浅,讲座最后,参与师生就讲座内容进行踊跃讨论和发言,戚教授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解答。通过本次讲座,全体师生对“钦定文苑的形成”的相关学术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今后相关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编辑:办公室金思琪

初审:张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