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厦门大学龚浩群教授为所(院)师生做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5-06-23 编辑:党政办 点击:

6月18日晚,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龚浩群应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的邀请,到所(院)为师生作题为“全球中国时代的海外民族志研究:新问题与新挑战”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为2025年马曜讲座第四讲,同时为所(院)“跨境·互鉴:南亚-东南亚民族志研习营”2025年活动的行前培训系列讲座之一,讲座由所长(院长)黄彩文教授主持,所(院)一百余名师生参与。

龚浩群教授围绕“当代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知识进展”“全球中国时代的海外民族志研究”以及“海外民族志研究的未来”三大核心内容展开讲座。她首先以自己的海外田野经历为引,讲述海外民族志的内涵,及其在中国学界发生、发展的过程。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兴起打破了西方“海外即异邦”的传统范式,标志着后发国家知识生产从“被研究”到“研究他者”的转变。在方法论上,她强调海外民族志的研究者需扎根田野,熟练掌握当地语言,保证一年以上调查时长,同时要善用多点民族志结合历史维度开展研究,避免陷入“西方中心”或“中国中心”误区。

在谈及“全球中国时代”时,龚教授表示,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海外民族志研究需创新方法,从关注“文化边界”转向“流动网络”,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构建与研究对象的平等伙伴关系,摆脱西方殖民人类学权力框架。对于未来发展,她建议要加强人才培养,组建区域研究团队,推动跨学科合作,助力中国参与到全球治理与知识体系对话当中。

师生还就海外研究对象选择、短期田野策略等向龚浩群教授进行提问,她从“发挥人类学优势融合多学科”“聚焦议题做好准备”“批判性使用西方理论”等角度进行答疑解惑。




         

                                      文:研习营  图:张艺凡  初审:张艺凡  复审:丁桂芳  终审:郎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