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云艳, 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教育专业。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云南省“兴滇英才”教育人才,省一流专业、课程负责人,云南省学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云南省舞蹈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从事舞蹈教育研究实践,在全国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4篇,其中核心期刊12篇,出版专著3部,主持国家级课题 1 项,教育部课题 1 项, 省厅课题 5 项,市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舞蹈作品及教学成果曾多次获省市各级奖项。担任《舞蹈教育学》、《云南民族非遗歌舞传习》、《舞蹈剧目排练》等课程。
陈姣,女,中共党员,1974年9月出生,回族,教授,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教师、硕导,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评审专家,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昆明市舞蹈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昆明舞蹈教育协会副会长。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编写教材《云南彝族舞蹈教程烟盒舞》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材;《云南大百科全书》、《中华舞蹈大辞典》作者之一;参与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主持1项教育部项目及2项云南省项目;出版专著3本,发表论文数篇;发行数盒教学示范光碟;曾担任央视“迎香港回归大型舞蹈晚会”编导;央视365集《中华健身苑》栏目舞蹈编导及多台文艺晚会节目策划;指导多名学生荣获各比赛奖项;个人荣获云南民族大学“十佳教师”荣誉称号等。主要担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剧目排练、舞蹈教学实践、民族舞蹈素材等课程教学。
黄大广,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 ,校团委副书记、艺术学院展演中心主任。兼任泰国格乐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理事、云南省艺术教育专家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舞蹈发展专家。主要从事云南民族歌舞文化、艺术教育、民间舞蹈教学、舞蹈创作及本土化舞蹈教材研究。多次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国艺术院校“桃李杯”、云南省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奖、全国舞蹈大赛展演奖项。连续多年获评云南民族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五四青年奖章”及“我最喜爱的老师”。 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先进个人”表彰。代表舞蹈作品:《打歌》、《苦荞苦 苦荞甜》、《阿佤》、《野性司岗里》、《等。 导演舞剧《梦想花开》《一家人的梦》、大型旅游歌舞《哨哆哩》、大型少数民族舞蹈动态教材“南丝路圈舞”。 曾任上海世博会云南周大型文艺演出副总导演。担任舞蹈东盟国际教育交流、澜湄外长会议等国际活动艺术指导。
常娉娉,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舞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访问学者。曾多次受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军委、中央民委邀请参加中央大型舞蹈史诗和主题晚会的编创工作。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昆明舞蹈家协会理事;昆明市文联签约文艺家。主要担任:《舞蹈编导技法》;《舞蹈剧目排练》等课程。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舞蹈作品资助项目3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舞蹈奖项 ,以及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舞蹈领域培养院校作品展演。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创作及指导的舞蹈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重要奖项。
杨琼,女,拉祜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美术双学位;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现任共青团云南民族大学副书记、艺术治疗微专业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会终身荣誉理事、云南省民族学会拉祜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艺纾”艺术治疗工作中心创始人。担任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等评审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国际疗愈师、IFIC国际艺术疗愈人才库人才;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育工作委员会艺术疗愈师、高级催眠师;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青少年成长指导师、原生家庭疗愈师。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6项。出版专著3部,获国家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37篇。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全国啦啦操竞赛国家级冠军,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挑战杯、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省级荣誉。承担《教学设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课程。
付波,女 ,中共党员,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民间舞教研室主任,全国专业学位评估专家,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创作委员。主要从事民族舞蹈的教学、创作与研究。曾荣获中国舞蹈家协会“荷花杯”、中国文化部“桃李杯”、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教育厅等多个奖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项4项、部级奖项2项、省级与厅级奖项6项。曾受邀担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2015年“云南特有十五个少数民族舞蹈教材案例研究”课题组主讲教师。出版教材《景颇族舞蹈女班教程》《景颇族舞蹈男班教程》。主持省厅课题 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培养的学生曾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本人被中国舞蹈家协会、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优秀园丁”荣誉称号。主要担任《云南民族代表性舞蹈》《舞蹈教学法》《舞蹈剧目排练》等课程教学。
裘亚萍,女,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兼任国家教育部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审专家、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评审专家、云南省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舞蹈教育研究及教材编写,出版著作四部,其中撰写学院重点课程《哈尼族舞蹈》教程,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核心期刊9篇,核心论文主要发表于《舞蹈》、《世界宗教文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中国教育学刊CSSCI》、《教育理论与实践(北大核心)》等期刊,其中一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录为篇目辑览。主持与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厅级课题共计12项,原创作品及指导学生(本科/研究生)获得国家级奖8项,省部级奖16项、、校级奖7项,分别授予奖项单位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等。担任本院《哈尼族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编写》等课程。
苏蓉,女,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舞蹈学、跨境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工作经历:(2012-至今)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学习经历:博士(2018-2024)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民族学专业)硕士(2009-2012)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学士(2005-2009)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项目:1。主持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复合性视域下中老舞蹈文化交流研究》,厅级、校级课题3项。2。参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越、老、缅跨境民族地区民间信仰数字地图集》、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民族舞蹈学研究》、西部一般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鼓舞研究》。论文:1.苏蓉、戴沛蓉《结构、社会效应与符号隐喻:基于西双版纳曼那寨禁忌的田野考察》2020年11月《民族学刊》第6期,CSSCI、北核。2.苏蓉、张弛《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老勐康口岸民族志探析》,2025年2月《民族学论丛》第1期,CSSCI扩、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