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型硕士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
一 学科简介
电子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社会、经济、环境、金融、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等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开展建设,2023年开始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领域招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的主体为信号与信息的处理,包含信息获取、变换、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的关键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科学的各个领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的研究领域有交叉。
二 培养方向
(一)自主系统与协同控制技术
多源信息物理融合;多异/同构无人系统协同控制;动态网络优化与自组织控制等关键技术。
(二) 电子与通信系统
电子信息设备及系统研制与开发;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DSP、CPLD与FPGA的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及智能终端应用技术。
(三) 多源信息处理与监测技术
高原多维生态系统监测;跨境频谱监测和民族语言舆情监测中的多源信息识别与分析;高动态时敏信息持续监测等关键技术。
(四) 智慧海洋信息感知与传输技术
高速水下通信技术;水域通信与组网;水下目标探测与定位;通信、导航与定位技术;海洋与湖泊无人感知系统。
(五) 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应用;粒计算理论与应用;深度、宽度学习的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计算机视觉、可视化方法;可计算性理论。
(六) 信息光学
光电传感与检测技术;光电系统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光学成像;光纤光学及应用;半导体发光材料与器件;半导体光伏材料与器件。
三 培养目标
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东南亚地区,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先进技术沟通交流能力,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 学制和学习年限
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含量子技术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其中,课程学习一般为2个学期,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不少于1年;提前毕业条件、办理流程按《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提前毕业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五 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是研究生今后职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支撑。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应来自行业内知名企业或科研单位(统称企业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企业实践,并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学位论文所需的实践活动。
六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分为必修学位课(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三类。本专业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3学分,其中,必修学位课17学分为必修;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得低于8 学分。必修环节包括专业实践(8学分)、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报告。具体课程安排详见下表:
课程模块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实践学时 | 开课学期 | 是否必修 |
集中 | 分散 |
公共学位课 | 020300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研) | 1 | 18 | 18 |
|
|
| 2 | 否 |
0203003 | 自然辩证法概论(研) | 1 | 18 | 18 |
|
|
| 2 | 否 |
0203079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 | 2 | 32 | 32 |
|
|
| 2 | 是 |
0203098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研) | 1 | 18 | 18 |
|
|
| 2 | 否 |
1003067 | 综合英语(研) | 2 | 32 | 32 |
|
|
| 1 | 是 |
1403034 | 工程伦理(研) | 2 | 36 | 36 |
|
|
| 1 | 是 |
要求学分: 6 |
公共选修课 | 要求学分: 无 |
专业学位课 | 1403009 | 现代信号处理(研) | 3 | 54 | 54 |
|
|
| 2 | 是 |
1403029 | 矩阵分析与应用(研) | 3 | 54 | 54 |
|
|
| 1 | 是 |
1403037 | 应用随机过程与概率模型(研) | 3 | 54 | 54 |
|
|
| 1 | 是 |
1403065 |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69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研) | 1 | 18 | 18 |
|
|
| 2 | 是 |
要求学分: 10 |
专业选修课 | 1403005 | 信号检测与估计(研) | 3 | 54 | 54 |
|
|
| 1 | 否 |
1403006 |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07 | 嵌入式系统(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11 | 通信系统仿真(研) | 2 | 36 | 36 |
|
|
| 1 | 否 |
1403039 | 水下声信道(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52 |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62 | 物联网及工控网(研) | 2 | 36 | 36 |
|
|
| 1 | 否 |
1403067 | 信息安全与信息论(研) | 2 | 36 | 36 |
|
|
| 1 | 否 |
1403073 | 信息物理系统及物联网(研) | 2 | 36 | 36 |
|
|
| 1 | 否 |
1403074 | 数字通信(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76 | 机器学习(研) | 1 | 18 | 18 |
|
|
| 2 | 否 |
1403077 | 信息融合(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78 | 无人系统(研) | 1 | 18 | 18 |
|
|
| 2 | 否 |
1403082 | 现代控制技术 | 2 | 36 | 36 |
|
|
| 1 | 否 |
1403083 | 水声学原理(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84 | 光电系统设计(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85 |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90 | 移动通信(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1403091 | 现代通信原理(研) | 2 | 36 | 36 |
|
|
| 2 | 否 |
要求学分: 8 |
必修环节 | 1403089 | 专业实践—电子信息(研) | 8 | 108 |
|
| 108 |
| 5 | 是 |
要求学分: 8 |
要求学分: 33 |
备注:
七 学分分布表
平台 | 课程模块 | 修读性质 | 修读学分 | 占总学分(%) |
公共学位课 |
| 选修 | 6 | 18.18% |
公共选修课 |
| 选修 | 0 | 0.00% |
专业学位课 |
| 选修 | 10 | 30.30% |
专业选修课 |
| 选修 | 8 | 24.24% |
必修环节 |
| 必修 | 8 | 24.24% |
合计 |
|
| 33 | 100% |
八 培养过程环节管理
(一)文献阅读、实践活动、学术活动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两部分
1.课程实践:一般在校内实验中心、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等单位完成,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实践和科研技能训练。
2.综合实践:依托各专业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完成,在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主要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实践可在已建立的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也可以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在其他企业进行。
研究生须在入校一个月内确定校内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并提交实践计划;专业实践可安排在第1、2、3、4、5学期期间,并按预先计划的方案逐步完成;专业实践完成后,研究生须撰写实践总结报告,报告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校生产。总结报告经导师组评审通过后,研究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中期考核
硕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在第四或五学期中进行。
(三)科研成果
研究生培养期获得的科研成果应满足如下1-3条件之一:
1.研究生本人以第一作者, 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的北大核心期刊论文 1 篇;
2.研究生本人以第一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发明人、本人为第二发明人,获得正式授权专利 1 项;
3.在学期间,研究生本人以第一作者, 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本学科领域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如: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论文 2篇。
正式答辩之前,应由研究生本人的导师负责安排并实施预答辩。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须由5或7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中应包含相关企业专家。答辩具体要求按照《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评阅及答辩管理办法》《云南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执行。
九 学位论文
按照、《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评阅及答辩管理办法》《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云南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完成学位论文。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三学期提出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践,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选题报告经开题报告考核小组审议通过。
(二)学位论文要求
选题经开题答辩和研究生院审查批准通过后即可进入学位论文的研究撰写培养阶段。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培养阶段要求不少于一年,可以和专业实践同时进行。研究生应于第4或第5学期内提交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进展。
学位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学位论文可以是研究类学位论文,如应用研究论文,也可以是设计类和产品开发类论文,如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等,还可以是软科学论文,如工程或项目管理论文等。
产品研发:是指来源于电子信息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再研发,包括了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论文内容包括绪论、研发理论及分析、实施与性能测试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设计:是指综合运用电子信息的相关理论、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从事的设计。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数据准确,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符合技术经济、环保和法律要求。论文内容包括绪论、设计报告、总结及必要的附件。附件可以是工程图纸、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达。
应用研究:是指直接来源于电子信息相关行业的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型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研究与分析、应用和检验及总结等部分。
工程与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指电子信息领域一次性大型复杂工程任务的管理,研究的问题可以涉及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或者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可以研究工程的各职能管理问题,也可以涉及工程各方面的技术管理问题。要求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对研究结果进行案例分析,对解决方案进行验证或进行有效性和可行性分析。论文内容包括绪论、理论方法综述、解决方案设计、案例分析或有效性分析及总结等部分。
(三)论文评审与答辩
论文撰写完成后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至少2位来自校外的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论文评审应重点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十 毕业和学位授予
毕业和学位授予按《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云南民族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 教材和参考文献
序号 | 作者 | 名称 | 出版社及年代 | 阅读程度(必读/选读) | 备注 |
1 | 陈良均 朱庆棠 | 随机过程及应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1版 | 必读 |
|
2 | Sheldon M. Ross | 应用随机过程 概率模型导论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第11版 | 选读 |
|
3 | (美)斯克拉(Sklar,B.)徐平平等译 | 数字通信——基础与应用(第二版)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 必读 |
|
4 | 刘树棠译 | 现代通信系统-使用matlab |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 选读 |
|
5 | 樊昌信 | 通信原理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 | 必读 |
|
6 | 曹志刚 | 通信原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 选读 |
|
7 | 张贤达 | 现代信号处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 必读 |
|
8 | 丁玉美 | 数字信号处理-时域离散随机信号处理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 选读 |
|
9 | 姜楠、王健 | 信息论与编码理论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5月 | 必读 |
|
10 | 朱春华 |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MATLAB实现)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 必读 |
|
11 | 何友 | 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3月 | 必读 |
|
12 | 韩崇昭,朱洪艳,段战胜 | 多源信息融合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 必读 |
|
13 | 王俊生、杨光红主编 | 无人系统基础 |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9月 | 必读 |
|
14 | 昂海松,周建江,黄国平,王新华,甄子洋等 | 无人机系统关键技术 | 航空工业出版社,2020年12月 | 选读 |
|
15 | 李晶皎、王爱侠、王骄等 | 模式识别 |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 必读 |
|
16 | 杨杰 郭志强 | 模式识别及MATLAB实现 |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 必读 |
|
17 | 周志华 | 机器学习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必读 |
|
18 | 袁梅宇 | 机器学习原理与Python编程实践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3 | 选读 |
|
19 | 徐仲 | 矩阵论简明教程(第三版) | 科学出版社,2014 | 必读 |
|
20 | 刘云浩 | 物联网导论(第3版) | 科学出版社,2017 | 必读 |
|
21 | 李武 | 学位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 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 | 必读 |
|
22 | 刘宏森 | 如何有效开展青年研究: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 | 选读 |
|
23 | 王如刚 | 光电信息技术 | 科学出版社,2018年06月 | 必读 |
|
24 | 吴晗平 | 光电系统设计基础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05月 | 必读 |
|
十二 其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