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教育学院依托《心理咨询技能》课程,组织师生赴官渡区龙马小学、官渡区培智学校及西山区职业高中开展了为期8周的"校地协同"心理咨询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在夯实理论教学与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行业优势,指导2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面向小学生、青少年及家长等多元化群体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理论-实践-服务-督导"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本次实践活动完成了440人次的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咨询,有效提升了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临床实务能力,更实现了高校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彰显了我校服务地方心理健康事业的责任担当。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过程追踪对学生开展的个别心理咨询效果进行测评,受众的咨询满意率达98%,二次预约率达94.5%,反馈了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收获。本次实践活动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构建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一体化和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