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澜湄荐读 -> 正文

首页

【政策解读】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 设行动计划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26

为加快推进我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高 等教育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务院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的通知》(国发教【201564 号)(以下简称:《总体方案》)、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教 研【20172 号),云南省制定出台《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为便于高校及相关机构和部门更好地理解该《行动计划》的 内容,切实抓好落实,现将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行动计划》的背景及起草过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 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 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国务院于 2015 10 24 日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 大战略决策。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云南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 神,主动适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 服务把云南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 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建成一批一 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断提升云南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 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由省教育厅牵头,对全国 各省市“双一流”建设开展了大量调研工作和专题研究,在 充分听取省级各相关部门、有关高校、专家学者的意见基础 上,修改形成了《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随后又反复 征求意见形成了《行动计划》,报省人民政府同意,于 2018 1 29 日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公布。 

二、《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行动计划》的制定是对国务院《总体方案》各项改革 举措的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共分为七部分:一是指导思 想;二是基本原则;三是建设目标;四是建设任务,包括,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优秀创新 人才大量涌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 进文化传承创新、推动省院省校教育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 水平等 8 项任务;五是改革举措,包括,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科研及成果管理改革、推进 “互联网+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等 4 项改革;六是保障条件, 包括:加大支持、政策倾斜、加强合作等 3 项保障措施;七 是组织实施,包括,加强领导、组织遴选、推动实施、目标 考核。

 三、《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 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 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 落实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 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的新定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全省经济社会 发展为导向,建设一批世界或国内、省内一流的大学、学科, 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 力支持。 

四、《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行动计划》围绕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立足云南实际, 着眼长远发展,着力把握以下基本原则:以跨越发展为引领, 引导支持一批高校和学科以一流为目标,创新发展举措,努 力实现跨越发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引导支持建设高校以 一流学科建设为基础,推动一流大学建设;以重点建设为突破,引导支持高校分类建设,推动建设高校在不同领域争创 一流;以绩效评价为杠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目标考核, 激发高校内生动力;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放管服”改 革,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能力, 推进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 

五、《行动计划》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世界一流:支持云南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昆明理工 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引进或联合世界一流大学、国 内知名高校全力创办 1 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支持建设一 批冲刺世界一流的“高峰”学科。 国内一流:支持建设 5-8 所国内一流大学。支持建设一 批国内一流的“高峰”学科。 省内一流:支持建设 10 所左右省内一流大学和一批特 色鲜明、贡献突出省内一流的“高原”学科。 总体目标:推动建设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 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以及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水平不断提升,在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 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六、《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行动计划》围绕“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核心要求, 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 12 项重点任务。建设任务有 8 项: 

一是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坚持扶特、扶优、扶强,结合 建设高校办学定位、办学基础和办学特色,推进一流学科建 设。

 二是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师资对一流大 学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 才、急需紧缺专业名师、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 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是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强调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 应用型的各类优秀人才。

 四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重 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和解决重大问题和 原始创新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创新环境, 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 

五是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端智 库和资政研究团队,形成全面覆盖的行业、产业发展战略与 政策研究支撑网络。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 型升级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在全省精准扶贫和教育 补“短板”中的作用。

 六是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教化育人作用。创新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 划”。 

七是推动省院省校教育合作。落实省政府与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合作院校签署的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建设 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 面加速发展。 

八是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支持建设高校积极参与国家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 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拓展深化对外教 育交流合作,推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区域教育辐射中心进 程。

 改革任务有 4 项: 一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党对高校的领导,形 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 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 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编制备案制管理、岗位结构 比例、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分配等方面支持建设高校深化改 革。 三是深化科研和成果管理改革。加快推进高校科研领域 “放管服”改革,激发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积极性,提 高学科建设和科研效益与水平。四是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引导支持建 设高校构建“互联网+高等教育”应用新模式,深化教育与 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高等 教育大数据库。 

七、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周期如何安排? 

《行动计划》确定建设工作从 2018 年启动实施,第一个 周期为 3 年,2020 年后每 5 年为一个周期。 

八、《行动计划》的涉及范围是什么?

 面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实 际,总体规划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不同类 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建设主体是全省本科高 校,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彰显特色,争创一流。

 九、如何引导和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建 设。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和投入支持: 一是加大支持。通过整合中央财政、省级财政专项,高 校自筹和其它渠道争取的资金,重点建设、重点突破。 二是政策倾斜。省级有关部门加大减政放权步伐,实施 的重大工程项目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倾斜。 三是加强合作。推进建设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 机构的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十、如何保障《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在省委、 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省教育厅牵头,省直相关部门参与建 立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统筹协调一流 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二是组织遴选。各高校自主确定建设思路和目标,编制 学校整体建设方案、学科建设方案。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委 员会进行评审,由联席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建设名单。 三是推动实施。高校作为建设主体,围绕《行动计划》, 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建设。 四是目标考核。实行项目合同管理、绩效考评、动态调 整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并将结果纳 入对高校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