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教育教学

专业介绍

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属于云南民族大学直属公办26个学院之一,办学地点位于云南民族大学呈贡雨花校区。学院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注重内涵、特色和创新发展,秉承“知识+能力+素养”三维一体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已发展成本科、留学生、研究生等多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学院建设单位。设有人文与旅游系、经济与信息系和设计艺术系;有职业技术教育学和旅游管理2个硕士点,有秘书学、旅游管理、经济与金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艺美术、视觉传达设计及服装与服饰设计等7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其中,工艺美术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秘书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秘书学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文史类考生)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人文修养,掌握文秘及办公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突出的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秘书人才。

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文学概论、秘书理论与实务、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会议组织与管理、办公信息化理论与实务、秘书学概论、秘书心理学、文书与档案管理、管理学原理、社交礼仪、非通用语(缅甸语和老挝语)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特色专业,办学实力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2022年,艾瑞森校友会发布的《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秘书学专业被评为四星A++档次专业,位列全国研究型秘书学专业第1名。获得过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承办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秘书学专业技能创新展示会,连续5年承办全省高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与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实施“产教融合、校府校企合作”、“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构建有省级教学团队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硕士8人)、来自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10余人;专业教师出版专著5部,教材6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批国家级、省级科研教研项目40项;建有校内专业实训室6间,校外实训基地4个,有省级示范性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各1个;与企业合建秘书事务所,为学生专业实践训练提供优良平台。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历年各类比赛共获奖6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

就业面向:就业面向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和办公行政管理工作;到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考研升学、出国留学深造和就业。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


 

图1:秘书办公自动化智慧实训室
 

旅游管理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技能,能够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具备文化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适应现代旅游业及社会发展需要,能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外事外贸、其他工商企业与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管理、经营、开发、规划、咨询、科研、教学、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消费者行为、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经营管理、非通用语(缅甸语和柬埔寨语)、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E、管理学原理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本专业拥有本科、留学生、硕士等办学多层次,采取“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两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拥有一支数量足、素质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富于团结协作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8人,1名教师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名教师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 4名教师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面试考官,“双师型”兼职教师20余人。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教研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10部,获科研教研奖励5项。建有校内专业实训室5间、校内共享综合实训室46间,设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云南民族大学共建科研平台“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基地”、“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与云南世博国旅有限公司等旅游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7家。专业积极推行“以赛带练、以赛带训、以赛促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打牢理论基础,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学生获各类竞赛国家级奖78项,以国家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为“双证书”获取率保持在90%以上,学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读研升学率远超云南省平均水平。

就业面向:就业主要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与服务;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考研升学、出国留学深造及到部分东南亚国家就业等。近三年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5.4%。

 

图2:校外课程实训
 

经济与金融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理工类考生)

培养目标:立足“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培养具有经济学和金融学复合知识背景,掌握与思想政治相融合的经济与金融基本理论,具备数据处理、投融资分析和金融产品设计能力,可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经济金融管理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工作的高级应用型经济金融人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司金融、金融学、统计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非通用语(泰语和越南语)、国际金融、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金融产品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原理、银行综合业务实训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专业学科优势明显,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获C等级;中国软科大学本科专业排位排名第17位,评为B级。构建了“1+X”、“以赛促学”、“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专业与经济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越南语等多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交叉融合,为推进新文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融入和服务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和“澜湄合作”机制,面向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等澜湄国家招收留学生。拥有专业理论扎实、业务熟练专兼结合教师队伍。有专任教师19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53%,具有经济与金融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68%。专业教师出版专著3本,教材4本,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各类科研教研课题38项,在SCI、SSCI和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竞赛获奖1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获奖3项。建有校内专业综合实训室4间、与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生命人寿保险公司等公司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4家。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3项、行业竞赛奖2项,校级奖20多项。近3年大学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40.4%。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就业综合指标排名学校前20%,近60%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为主)和在柬埔寨中央银行工作,有多名毕业生升入国内“双一流”大学和出国就读研究生。2022届部分即将毕业留学生已在本国找到对口工作,为澜湄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

就业面向: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就业主要面向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各类投资基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相关岗位工作;考研升学、出国留学深造及到部分东南亚国家就业等。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就业综合指标排名学校前20%,近60%毕业生进入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为主)、部分东南亚国家银行工作,以及升入国内“双一流”大学和出国就读研究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理工类考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云南、面向澜湄区域国家,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良好数理基础,具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系统建设、维护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数据结构与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与应用、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非通用语(柬埔寨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息技术导论、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管理运筹学、大数据技术概论、云平台部署管理与维护、物联网技术概论、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是云南省第一批应用型本科专业,是“云南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省级重点专业和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二级学院建设单位和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支撑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案例+项目+顶岗”、“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拥有高素质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工程师)6人;博士2人,硕士11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和1名校级教学名师,取得网络(软件)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5名。专业实习实训条件优越,有云计算实训室、物联网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室等校内专业实训室13间,拥有设备近2000台(套),价值1200多万元;与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隆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千锋互联科技信息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5家,较好地满足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48项。

就业面向: 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数据分析等相关工作,也可继续考研深造、出国留学、就业或自主创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7%以上。

 

图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训室与实训基地
 

工艺美术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美术与设计类考生)

培养目标:工艺美术专业立足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宗旨,秉承“民族特色艺术教育为核心”办学出发点,以“立足边疆、筑牢民心、服务澜湄”作为专业发展目标,深耕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以“专业+非通用语”精准定位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发挥地缘优势,多维度塑造人才设计思维能力、策划创意能力和运用传播能力。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工艺美术领域从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或文化创新产品设计与制作工作,符合行业需求,能够服务工艺美术行业和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具备国际视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云南民族图案、民族元素创意、纤维艺术设计、扎染工艺、民族布饰工艺、金属工艺基础、珐琅工艺、首饰设计、非通用语(泰语)、构成基础、造型基础、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3D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立足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特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民族民间工艺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教共融”办学方针,体现“专业+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办学思路,实施“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2013年,工艺美术专业为学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支撑专业;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获批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7年,获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19年,获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中国校友会根据中国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进行排名,工艺美术专业排名居全国第二,5星级,仅次于清华大学,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云南民族大学工艺美术专业被评价为B+等次,在全国综合类大学中排名第6。2018-2021年云南省连续四年专业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获C+等次,为云南省设计类专业排名第一。

拥有一支“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一线企业导师”专兼结合、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师资队伍。高级职称师资占50%,硕(博)士学历占87.5%。专任教师14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硕(博)士学历14人;专业负责人林乐成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设计贡献成就奖得主;另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兼职教师10余人(包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人,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与传承人7人)。师资团队中云南省高等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人、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现代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人。拥有良好实践教学条件,拥有14间校内专业实训室,建有大师工作室4间,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12家。专业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1门(《民族元素创意》,并推荐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获学校课程评价B等级)、获校级一流课程5门。专业坚持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云南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学院奖”大赛、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奖50余项。

就业面向: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以上。专业就业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美工、宣传等工作;自主创业;到设计院校担任相关专业教师;考研升学、出国深造或就业。

 

 

图片4:工艺美术专业负责人林乐成教授授课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美术与设计类考生)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办学宗旨,秉承“民族特色艺术教育为核心”办学出发点,以“立足边疆、筑牢民心、服务澜湄”作为专业发展目标,深耕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以“专业+非通用语”精准定位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发挥地缘优势,多维度塑造人才设计思维能力、策划创意能力和运用传播能力。培养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和创新思维,通晓视觉传达设计语言,熟练掌握数字设计工具与技能,能够独立从事视觉设计策划、创意、传播相关工作,具备国际视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智力助推边疆区域经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主要课程:民族元素创意、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系统设计、民族图案、字体设计、书籍设计、广告设计、数字营销传播、基础摄影、图形语言、非通用语(老挝语)、设计概论、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设计、现代平面设计简史、设计表现、云南民族文化概论等。

办学特色与建设成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施“专业+公共英语”和“专业+非通用语”两种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专业+非通用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非通用语言后,于第五学期到非通用语言对象国相关高校留学一学期。精准定位人才市场需求,将专业划分为品牌与文创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建有一支“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工艺大师+一线企业导师”专兼结合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讲师和助教10人,师资团队高级职称占41%,硕(博)士学历占90%;师资学缘由清华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知名院校组成,另有高水平兼职教师10人,均为业内精英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专业教师团队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3项。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德国红点奖、pentawards全球包装设计大赛金奖、A'DESIGN AWARD(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主办)铜奖,美国缪斯设计铂金奖、云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等38项。近三年专业学生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获奖63项,其中,国际级获奖2项,实现云南高校零的突破,国家级获奖16项,省级获奖45项。学生创意设计项目54项落地,大学生实践项目立项23项(国家级1项,省级3项、校级19项)。整合云南民族大学设计学科专业实训优势资源,建有数字媒体实训室、影视后期编辑实训室、文创设计工作室、包装设计工作室等实训工作室26个,配备动态捕捉系统、包装模切机、丝网印刷机等设备,总投入850余万元。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0余家,企业校内工作站1处。

就业面向: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8.6%,专业就业主要面向文化传播机构、出版社、杂志社、报社及各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广告传媒公司,包装设计印刷企业、品牌形象设计公司从事视觉设计、品牌营销和管理等工作;到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教育单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主创业、考研升学、出国深造和就业。

图片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实训工作室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四年制应用本科,招收美术与设计类考生)

培养目标:以“深耕本土,服务边疆”为宗旨,坚定学校“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定位,以行业需求为基础,培养对服装与服饰具有创新设计能力,良好制作能力,了解营销管理,懂传承民族服饰价值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手绘效果图、服装材料与创意设计、服饰手工艺传承创新、服装设计基础、服饰品设计与制作、服装结构与工艺、立体裁剪、服装陈列与营销、民族服饰概论、民族服饰创新设计、设计概论、中外服装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服装表现、缝纫基础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等。

办学特色与成效:体现“专业+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办学思路,实施“民族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设计实践职业化教育,开展传统与现代创新交融、服务民族团结、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多方位人才培养。建有一支懂技术、重实践、有理论的双师型高层次教师队伍,专业师资学源来自于北京服装学院,清华美术学院,四川美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同时结合行业技师、非遗传承人等多元化师资匹配,高职称占比近40%。近年专业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项,出版著作、自编教材4部;学生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1项,其中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积极开展市场真题实践和社会服务6项,专业相关教学成果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教育民族服饰大学组一等奖,以及中国民族服装设计优秀贡献奖等。专业教学资源条件优越,有教学实训室7间,占地约320m²,设备总价值200余万元,建有“1+1双师型”产教研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站及实训中心4个,积极开展民族特色传承项目带动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毕业生就业以“早准备、重实习、获证书”为抓手,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年终就业率均在98%以上;考研升学率均在10%左右,先后就读于武汉纺织大学、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为省内外培养了一批“上得来、下得去”优秀人才。

就业面向:近三年专业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业主要就业面向服装服饰公司或企业,开展设计、制作、调研等相关工作;国内外服装品牌销售与管理工作;人物形象设计和拍摄工作;艺术教育教学;包括开创以服装服饰为依托的自主创业等。

 

图6:专业学生设计制作服饰作品
 
招生咨询电话:0871—65913188
传真:0871—65910093
邮箱:392416706@qq.com
联系人:罗老师、何老师、陈老师、马老师
学院办公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云南民族大学呈贡雨花校区厚谊楼304室
邮政编码:650504
学院网址:http://ynat.ynni.edu.cn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