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澜湄荐读 -> 正文

首页

【学习借鉴】中山大学首批入选国家级“金课”的建设实战经验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01-05

线下一流课程更强调它对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这样的“金课”如何打造?

 

首批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其课程建设经验:

重组教师队伍——从不同二级学科方向中重组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学术素养,更有教学情怀的教师教学团队。教师队伍的学科融合成为了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确保教学内容既夯实知识基础又紧跟学科前沿——将学科前沿内容分别融入课程教学的学习和应用两个模块。

保障能力达成——课程成绩评定中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

构建课程评价指标和权重,自主开展课程评估——设置包括任课教师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考核方式以及课程学习后的能力发展等6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和24个维度的题项。

2018年中,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2020年末,5118门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金课”是指教学内容丰富、视野前沿、方式创新,学生收获大、挑战也大的课程。对线下“金课”而言,则更强调它对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改革,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这样的课程如何打造?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负责人,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雁教授与我们分享了她的“金课”建设实战经验。

重组一支队伍,打破学科壁垒

据了解,“生物科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前身是1998年开设的“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内容以传授实验技能为主,教学团队也由学院实验中心的几名教师组成。

2013年张雁教授负责这门课程之后,本着“学科交叉”的理念,从不同二级学科方向中重组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学术素养,更有教学情怀的教师教学团队,重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将经典与创新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批创思维,使知识、能力、思想、品格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

上课前,课程组通过课程云平台向学生发布预习内容,明确每单元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互动。在课上,教师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课后,针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萌芽课题,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度剖析,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科学中的真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经三个阶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调整,如今这门课程已逐渐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适教”课程向“适学”课程的创新转变。

此外,张雁教授还谈到,现代很多重大突破性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多个学科高度交叉融合的基础之上,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课程设计也应如此。在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学科间或学科内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学科融合成为了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她看来,来自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二级学科,抑或是不同一级学科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可能比来自同一个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有更加宽广的视角,更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而且交叉学科教学团队不易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更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用交叉学科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想和高阶思维。

▲本课程强调学科融合、新陈耦合、师生配合、内外结合、质控闭合的五“合”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紧跟学科前沿,确保常教常新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将生物学引入分子世界,到随后的遗传密码的解析、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宏大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这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新视角和新途径。

在学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确保教学内容既夯实知识基础又紧跟学科前沿,做到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内容转换?相信这也是许多课程教学创新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生物科学综合实验”的做法是,将学科前沿内容分别融入课程教学的学习和应用两个模块。

在学习模块,教师一方面从经典的实验入手,让学生温故;另一方面在某些单元中加入有挑战度的前沿实验技术,从而做到知新,并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比如,课程教学最后一个单元“基因编辑”,利用一对sgRNA引导Cas9对细胞中的目的基因进行靶向删除,这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学习目标,体现课程内容的高阶性。最后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则会根据新技术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

在应用模块,为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实验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需在课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萌芽课题”研究,在课题中理解学术规范,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课题甚至会延展至“挑战杯”“生命科学竞赛”或毕业论文。此外,课程还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实习基地的知名企业去见学,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科学和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团队还专为课程编著了全英文教材,为学生尽早熟悉英文文献和protocol,走上学术舞台奠定早期专业和语言基础。教材的每个单元除了课程教学内容之外,还设有“Know more”栏目,介绍每个单元相关技术的最新代表性进展。另外,课程云平台也会向学生及时分享生物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

聚焦学习全程,评价能力达成

生物学是一门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又该怎样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课程成绩评定中注重对学习全过程评价是本课程的另一大特点。

 

具体来说,教学团队首先对标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从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3个方面设定课程目标,再对应目标设置5个维度的考核内容,分别是实验报告(40%)、课程参与度(线上线下,25%)、实验记录(包括预习记录,10%)、实验技能(10%)、成果展示(15%)。其中实验报告用于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程参与度用于检验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以及提出问题和点评结果的能力;实验和预习记录可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技能比赛用于评价学生掌握并应用实验技能的能力;成果展示包括了课堂成果和萌芽课题的实验结果,是体现小组合作、创新精神、学术严谨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预习笔记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学团队还自主研制了实验报告评分体系、实验记录评分体系、成果展示评分体系等,有效减少了因不同教师评价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学生成绩偏差,有利于学习成效的数据分析。此外,教学团队教师分组指导的制度,也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投入、课程参与度、学习收获等方面的评价。

2019年学生实验海报代表作品展示

图片来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重视实证研究,数据驱动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常规评估,有助于教学团队作出基于数据驱动的教学改革。同样,教学团队通过文献梳理、教师和专家意见咨询、学生问卷等研究途径,构建课程评价指标和权重,自主开展课程评估,也为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据悉,课程组设置了包括任课教师行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学生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考核方式以及课程学习后的能力发展等6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和24个维度的题项。

以“课程学习后的能力发展”维度为例,其下设置的题项包括:课程学习能够启发我思考,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课程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和活跃的学者接触,使我受益匪浅;课程学习提高了我的分析能力等问题。通过对6个维度的问题答案分析,明确影响学生能力增值和对课程满意度的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估算课程满意度模型路径系数,从而找到课程质量提升的切入点。

“比如我们曾经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的数据中发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对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提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于是在后来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就改变了统一反馈学习质量的做法,对学生进行逐一反馈,获得了积极的质量成效。”张雁教授表示,这种检查(Check-改进(Action-计划(Plan-实施(Do)的审核型CAPD质量监控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改革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数据链接:

麦可思对某本科院校2018-2019年教学质量与改进的研究中也发现,教师讲课效果满意度与面对面辅导答疑、作业反馈评价指标均具有正相关关系。

具体分析来看,认为课后答疑时间较多的人群其教师讲课效果满意度(18.05分)比认为课后答疑时间较少人群(13.62分)高4.43分;表示作业有反馈人群其教师讲课效果满意度(18.18分)比作业没有反馈人群(13.34分)高4.84分。


——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