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

研究生教育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

云南民族大学设计学院成功举办“设计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引”专题讲座

2025年9月7日,云南民族大学设计学院特邀中国《装饰》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周志博士,作题为“设计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指引”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设计学院院长吴化雨教授主持,全体专业教师以及2025级研究生悉数到场。周志博士围绕设计研究的学科范畴、研究路径、写作技巧与投稿策略四大主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述,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前沿、实用的学术指导,有效助力其科研能力与论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周志博士从宏观视角出发,阐释了设计研究的学科定位,借助“四象限图”直观呈现了设计研究在不同学科分类体系中的可能位置,突出强调了其显著的跨学科特征与广阔发展空间。他指出,设计研究的多维定位既拓展了学术想象,也要求研究者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多元方法整合能力。随后,周志博士重点论述了研究问题在学术探索中的核心地位。他提出,一个优秀的研究问题应兼具可行性、原创性与吸引力,并将问题类型细致划分为描述性、解释性、规范性与创造性四类,进一步归纳为探索性问题与突破性问题。在文献运用方面,他总结出“综、评、参、考、述、引”六字诀,分别对应“聚拢+编织”“提炼+质询”“汲取+交流”“爬梳+辨析”“摘要+议论”和“精简+信度”六个方面的操作策略。他强调,文献工作绝非简单堆砌,而是主动思考、批判分析与深度整合的过程,旨在通过系统梳理与比较,明确研究方向与方法,“逼”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在谈及研究与理论的关系时,周志博士指出,研究不等于理论,而是一个多维综合的过程,可表述为“研究 = 理论 + 历史 + 考察 + 实验 + 实践”。他强调了理论支撑、历史考察、实地实验与实践应用在设计研究中的不可或缺性。此外,他还对研究材料与数据进行了分类说明,区分了“未经加工的质料”和“给定的事实”,指出必须经过严谨筛选、整理与分析,方能支撑研究的可靠推进。在论文写作部分,周志博士提出了导言评价的多项标准,强调导言应逻辑严密、引人入胜,清晰传达研究焦点与目的。在主体撰写方面,他建议“先搭架子后砌砖”,即先建立论文结构再充实论证;行文应层次清晰、观点明确、线索凝练、论证可信,并鼓励作者通过自我提问与反方辩驳提升论证深度。结论部分则需避免简单复述,应突出研究的创新性与学术价值,实现对成果的凝练与升华。

周志博士和设计学院师生合影

本场讲座作为云南民族大学设计学院自2025年6月正式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场学术讲座,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指导性,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本次学习,师生对研究选题、文献综述、逻辑构建与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提升学院整体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文字撰写:程悦

图片来源:沈梦溪

莲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一二一大街134号

雨花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月华街2929号

Copyright @ 201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滇ICP备05008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