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李旭练教授莅临我院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日期:2024-12-13    点击:

2024129日下午,百色学院特聘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名誉教授李旭练先生,应邀到民族文化学院作了题为“方块壮字《革命歌》的学术价值”的学术讲座。民族文化学院院长韦名应教授主持讲座,孙明跃副院长、龙珊教授、赵秀兰副教授、黄永臻副教授、赵美芳老师和侬道敏老师等近百名师生参与交流。

说明: C:\Users\ace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hky94zlmk6ea21\FileStorage\Temp\e8e1dad30ed95b42e9ed806f658360c.png

在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中,方块壮字《革命歌》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瑰宝,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独特的文字形式和深刻的历史内涵,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本次讲座中,李旭练教授围绕方块壮字《革命歌》,先是详细讲解了它的具体内容,让师生们知晓其记录了什么,之后着重剖析了它在学术层面的重要意义,引导师生从文献学的资料梳理整合、文字学的字形结构与演变规律探究等专业角度出发,去思索语言研究工作,进而帮助师生获取开展语言研究的新思路,开拓不一样的学术观察视角,助力大家后续的学术钻研活动。

李旭练教授首先以韦拔群的《同齐良列宁<欢勒脚>》为例,介绍了方块壮字《革命歌》的缘起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方块壮字《革命歌》是反映20世纪20年代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的重要载体。接着,李教授讲解了方块壮字《革命歌》的艺术形式,包括五言勒脚歌、七言勒脚歌、五言排歌和七言排歌,指出方块壮字《革命歌》所采用的独特方块壮字书写形式,融合了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元素,其歌词简练明快,富有感染力,旋律激昂动人,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这种艺术形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也为后来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说明: C:\Users\ace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hky94zlmk6ea21\FileStorage\Temp\489ccac06538d2b0401f121a13fc63e.png

其次,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方块壮字《革命歌》的主要内容:一是传播马列主义与革命思想,以通俗形式让基层民众接触先进理念;二是控诉贪官污吏恶行,为地方吏治研究留民间资料;三是表达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当时大众诉求;四是宣传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展现社会观念变革。该歌用朴素语言如实反映当时民众的革命精神与斗争历程,传递出对自由、革命的信念及对敌人的反抗情绪,民众传唱以表革命决心,激发了更多人投身革命。最后,李教授阐释其学术价值,强调整理、译注和研究《革命歌》,既能深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践细节,又能为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实证支撑与理论素材。

“一首山歌三杠枪,一人唱过万人传。” 方块壮字《革命歌》诞生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广西右江地区,作为广为传唱的红色经典歌本、百色起义的重要革命文物,承载着厚重历史,是广西红色文化关键载体,凸显中国共产党发动、领导群众革命的卓越能力,学术价值极高,对研究马克思主义早期在广西右江地区传播意义重大。

说明: C:\Users\ace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hky94zlmk6ea21\FileStorage\Temp\3cec73c6fc88afdb3847a203294a9d1.png

本次讲座,李旭练教授以方块壮字和《革命歌》为切入点,通过双语讲述的方式,将方块壮字《革命歌》的内容具象化、趣味化、简单化,彰显和深化了方块壮字《革命歌》的学术价值。本次讲座生动精彩、别具一格,为大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