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87年开始招收民族学本科生,是云南省第一所开设民族学本科专业的高校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5年被列为云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
✬2019年获批云南省一流专业
✬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021年民族学教研室入选省级虚拟教研室培育项目
培养目标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熟知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具备田野调查、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教学科研、社会调研、社会团体、国际组织等从事民族宗教事务、文物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文化传播与新闻媒体等方面工作的学术型人才。
师资力量
民族学专业师资队伍雄厚,具有职称高、学历高等特点。现有专任教师36人,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13人,中职及以下12人。其中博士33人,硕士2人,学士1人。正高职称教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为100%,具有高级职称的硕导、博导担任本科学业导师,指导本科生学业和毕业论文。
专业特色
守正:保持传统优势和理念。秉承田野调查的优良传统,在全省建有16个田野调查实践基地,通过“毕业实习”“南菁杯田野调查报告大赛”“家乡口述史”“暑期学校”“本科生创新创业培育项目”等多元方式培养本科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注重科研反哺教学,博导、硕导承担本科课程,担任学业导师,吸纳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融通:专业知识与通用技能相结合。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内容,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服务:将服务理念融入课堂和田野。学生通过田野深入边疆、认识边疆,增强学生服务边疆的意识,培养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